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28|回复: 5

亚健康也是种病?一剂归脾汤,健脾又养心,补气还补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9 17:35:1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很少再有听到“面黄肌瘦”之类的形容词,
然而,近年来,亚健康的人群逐年递增。

何谓亚健康?说他健康吧,白天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到了晚上失眠多梦,明明就很累,但却睡不了一个整觉;那说他不健康吧,身体又没有其他不适,体检下来一连串的指标大都又是正常的。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医看来啊,这就属于心脾气血两虚。

怎么来理解呢?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血舍魂。魂寄居在血液中,一旦血虚,魂自然就无立身之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魂不守舍,就如同我们上文说得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中医还认为啊,脾统血,统即统帅之意。血液一旦脱离了脾脏的约束,就会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在体内乱?窜,具体表现为各种出血,诸如皮下出血,经期妇女月经淋漓不尽等等。长此以往也会导致血虚。
此外,脾主运化,脾气一旦虚弱,则体内运化失调,常常伴有胃口差,腹胀等不适。

今天,向大家先容一个可以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方子——归脾汤,出自《济生方》。
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龙眼肉、酸枣仁、远志、茯神、当归、木香、甘草、大枣、生姜
归脾汤有十二味药材,无疑是个大方子,然而再大的方子,也是有迹可循,我们不妨一一来拆解。
益气健脾:人参、黄芪、白术

要说补气,当首推人参
人参甘温补虚,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其入脾、肺、心、肾经,
因此,不论是脾气虚弱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还是肺气虚弱所致的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声低懒言,自汗脉弱;
还或是心气虚弱所致的心悸失眠,胸闷气短,健忘,多梦;
抑或是肾气虚弱所致的短气虚喘、喘促日久,人参都可以起到不错的改善作用。
人参不仅具有补气之功,还有生津养血之效,
常常用于一些热病气津两伤,或是气血两虚人群。
总的来说,气虚、津亏、血虚用点人参准没错。
人参
讲完人参,再聊聊黄芪
黄芪是一味甘温的药材,被历代医家视为补益脾气之要药,
其入脾、肺经,因此黄芪多用于脾肺气虚之证。
黄芪和人参一样,也具有生津养血的功效,
配伍上天花粉、葛根等生津止渴的药材,就可用于内热消渴诸证,
配伍上当归,就可用于脾不统血之气血两虚诸证。
说完了和人参类似的功效,再来说一点不一样的,黄芪可以升举阳气,
《黄帝内经》有云,“清阳出上窍”,黄芪的升阳之力常常被用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的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症状,如若配伍上葛根、柴胡、升麻等同样具有升举阳气之力的药材,效果更佳。
黄芪
白术是一味甘温偏苦的药材,入脾、胃经,
甘温能补,苦温能燥,所以说白术可以健脾益气,同时也能燥湿利水。
白术不像人参、黄芪作用范围这么广,白术只管脾胃,
换而言之,白术是调理脾胃的专家,
但凡是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生所致的食少、便溏、泄泻、痰饮、水肿、带下诸证,用一点白术准没错。
《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
白术
宁心安神:龙眼肉、酸枣仁、远志、茯神

龙眼肉,很多人应该都吃过,甜甜的,性偏温,入心、脾经,
因此,龙眼肉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为滋补良药。
常用于年老体衰、产后、大病之后,气血亏虚。
龙艳
酸枣仁味甘偏酸,入心、肝、胆经,
中医讲,酸甘化阴,因此酸枣仁能养心阴,益肝血而宁心安神,为养心安神之要药,
尤其善于补益心肝阴血亏虚,心失所养之虚烦不眠,惊悸多梦。
酸枣仁
远志,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入心、肾、肺经。
远志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
《本经》:"利九窍,益聪明,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药性论》:"治心神健春,坚壮阳道。主梦邪。"
远志
茯神,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然而提及它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茯苓,大家就不陌生了。
茯苓和茯神同属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不同的是茯苓是干燥的菌核,茯神呢?是茯苓中间抱有松枝或松根的白色部分。
与茯苓不同,茯神不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而其宁心安神的功效尤为显著,多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健忘,失眠等。
茯苓
茯神
养血和血:当归

当归,作为补血圈子里的前辈,出场率极高,十方九归的说法一点都不夸张。
不论是血虚、血瘀、血寒、气血两虚,但凡是你能想得到的,和血相关的问题,当归都可以行之有效的来改善。
因此,历朝历代医家都将当归视为“血家圣药”。
当归
调和诸药:木香、甘草、大枣、生姜

补了气,安了神,养了血,这里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补益太过,会不会太过滋腻,而有碍于脾胃?
当然会,所以这里用了一味木香
木香,顾名思义,有一股特殊的香气,中医认为,芳香可以醒脾开胃,
归脾汤中加入一点木香,能减轻补益药材的腻胃和气滞之弊,
使得补气养血药补不碍胃,补而不滞。
木香
最后,再用一些甘草、大枣、生姜调和一下,保护我们的脾胃。
甘草
大枣
生姜
<hr>归脾汤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在临床上尤为常用,而归脾汤又是一张大方,所以目前已将归脾汤制成了中成药,归脾丸。唯一的区别是,归脾汤原方用的是人参,而归脾丸中用的是党参,补气之力稍稍偏弱。
文末作一简单总结,归脾汤,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证。症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1 22:52:1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归脾丸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0 08:04:3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赞][玫瑰][玫瑰]向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17:47:5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干货输出[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9 17:52:5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很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0 05:58:2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推荐给我的朋友们都说[赞][赞][微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