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54|回复: 0

很多人长大后才明白:一生输给了感统失调,感统失调的孩子太难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0 09:13:4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统失调的孩子长大后什么样?
感统失调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当我们走入社会工作后发现,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其实就是学习能力的差别,一个成功的人,一定具备非常强大的学习能力。感统失调的孩子,步入社会后,极有可能在这6个方面存在问题:
01
听不明白话,理解能力差
和同事、领导交换沟通,经常会错意,听话听不到点上;时间长了,发现你理解能力很差的时候,每每不愿和你浪费时间,也不会把重要的事情交托给你。





听觉感不良的孩子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


一个上学期间就不会听课,听不到重点,理不清逻辑顺序的人,在日后的工作和社交中,理解他人话语的能力上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
02
缺乏自信,玻璃心
公司里经常有这样的实习生,领导交代事情前信心满满,遇到挫折之后迅速悲观,放弃。稍遇否定就一蹶不振。
经常埋怨公司不重用或者没遇到好领导,一年换好几个工作,同样的情景总是往复上演……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和本体感失调的孩子每每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容易紧张孤僻不合群。
这样的一类人做事没方法,特别玻璃心,没遇到挫折之前信心满满,遇到挫折之后迅速悲观、放弃。
很多人把这种状况归因于没有遇到好伯乐,有时还有辞掉工作换个boss的想法,但每每同样的情景仍会在新工作中上演,由于让你委屈的真正缘故起因并不是别人的态度,而是你没有自信,还有一颗易碎玻璃心。
03
没有毅力,坚持不住
看着自己久坐办公室而凸起的肚子,欢欣鼓舞地接起路边健身小哥哥的传单,去报了个私人锻练班。不到半个月就再也没去过。
看着别人跳舞的女孩气质好、身材好,你也去报了个舞蹈班,一个月后在群里发:由于本人工作缘故起因转一张剩48节课的舞蹈卡……

感统失调的人每每意志力薄弱,不能进行恒久坚持。由于不能恒久地坚持,看不到宏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经常陷入到自我怀疑的情绪之中。面临大多数的问题,只能靠自己去解决,一个学习能力很差的人,注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导致他们每每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04
词不达意,沟通能力差
找工作口试时,口试官让你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自己的专长、工作经验等,你明明肚子里有货,但就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很可能就这样失去了一份好工作。



由于运动能力与语言发育紧密相关,所以运动发育不良会影响到语言表述能力。
统失调的孩子可能出现语言表达欠佳,讲话缺乏逻辑性、毫无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是工作社交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我们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说服别人。
05
担当新鲜事物能力差
到一个新的环境和新的范畴每每必要比别人更长的时间去顺应,对一些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生活用品等,经常是拿在手里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去用它。



感统失调的孩子害怕陌生环境,每每固步自封,习惯沉浸在自己狭窄的圈子里以获得安全感,担当新鲜事物的能力差,很多新鲜事情都不知道,却打着我不必要知道的旗号。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就必要同时具备很多其他范畴的专业知识。这是个技能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时代,不进则退,没有足够的担当能力与学习能力,在事业的发展上将远远被别人甩在后头。



孩子为什么会感统失调?
造成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的缘故起因主要是:
01


早产/剖腹产
剖腹产的孩子没有颠末产道挤压,最初的触觉体系没有生成,日后非常容易造成感统失调。发起准妈妈们,在不影响母体和胎儿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下,尽可能去选择自然分娩。
02
爬行不足或不会爬
宝宝通过爬行可以刺激和有利于大脑左右脑的分化和专责化。多爬会包管孩子的前庭刺激比较到位。现在很多宝宝刚开始会站立父母就急于让孩子学走路,不给孩子爬行的时机。
03
娇生惯养
小的时候由于孩子做不到,父母包办,孩子能自己做了,父母还是包办。比如帮倒水、喂食、帮穿衣服、系鞋带等,养成孩子坏习惯。孩子被包办、被限制,刺激量就不足,恒久就会增加感统失调的程度。
04
缺少玩伴
现在的宝宝不像从前,整天结伴在一起玩耍。我们小时候也经常是玩到入夜了才被父母唤回家。而且我们小时候玩的那些游戏其实就是现在的感统游戏。
05
父母忙碌,没时间陪孩子
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碌,跟孩子沟通、交换的时间少,没时间陪孩子共同度过语言敏感期,也没时间陪小孩玩耍,这样就会可能导致小孩语言发展落后。父母的陪伴,是给予孩子完善心理,健全人格的最好帮助。

06
手机保姆、电子产品
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让人与人之间缺少交换,孩子就会缺乏与同龄人或家长的沟通。有研究表示,当人看电视时,大脑的脑网络活泼度时机为0,也就是说没有进行思索。对于脑网络刺激少了,脑网络发展就不佳,感统的问题就会出现。健全的脑网络是感统的基础包管。
07
活动空间小
很多家长怕孩子丢失,怕撞到,常常限制孩子的游戏区域,只能在家玩。在狭窄的空间里是不利于孩子的运动发展的。应该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如公园、野外等。
小时候的我们有玩伴,有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时机,还有我们一起做过的许许多多布满回忆的感统游戏。






不想感统失调,该怎么做?
很多家长误认为孩子感统失调会随着年事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所以没有在意。
但是,却不知道感统失调的孩子,长大不仅不会好,反而会更辛苦,为什么呢?
感觉统合的发展就像盖大楼一样,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向上的,如果第一层次的统合没有发展好,那第二层次的统合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下面的基础扎不稳,上面的楼就盖不高。

一般来说,0~12岁是孩子感统失调最佳干预时间,凌驾12岁就不会有多大结果了,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感统训练的时间
01
0~3岁是感统训练的基础期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小,没有关系,其实,这个阶段让孩子担当一定量的合适的感统训练,可以有效预防日后感统失调问题。


02
3~6岁是感统训练的黄金期
这个年事段的孩子感统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加上能够自己表达,独立意识强,所以可以进行的感统训练门类也会随之增加,训练的结果会特别明显。
03
6~9岁是感统训练的弥补期
6岁之前的孩子就像是松软的泥土,你可以任意地揉捏,孩子也不会由于你的揉捏而痛苦。但6岁之后,孩子的行为模式开始固化,如果此时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结果也会跟着大打折扣。
04
9~12岁是感统训练的抢救期
相比于上个阶段,这个年事段的孩子,行为模式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了,感统训练的结果相对不明显,但还是有抢救时机的。所以,作为孩子教育的担当者和执行者,父母要是发现孩子感统失调了,一定要及早带孩子做感统训练,尤其是基础期和黄金期。



感统训练的益处
1.提高儿童学习成绩,改善其厌学情绪
儿童颠末一段时间的行为集中感统训练后,动作变协调,情绪变稳固,注意力改善,对于学习困难的儿童,同时参加感统训练后学习成绩会显著提高。
2.对脑神经生理抑制具有改善作用
感觉训练对提高儿童精细操作能力、视觉辨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均有明显作用。
3.提高运动协调能力
对儿童运动平衡能力差及动作不协调结果显著。对那些运动协调能力差的儿童,训练后能得到显著改善。
4.促进触觉系统的发育
无论是触觉敏感还是触觉迟钝,颠末针对性强的感统训练,都可以改变孩子胆小、爱哭、脾气暴躁和人情冷漠的状态
感觉训练的误区
01
现在还小,长大就会好了
有的父母认为,宝宝的身体不协调是年事太小的缘故起因,长大了自然就会正常,其实在0~3岁,特别是6~12个月,正是宝宝学爬、学走的关键期,也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最佳的时期。如果错过了时机,宝宝的身体会有很多的潜力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02
感统训练是体育课
有的父母把感统训练简单地理解为体育训练,甚至认为体育活动可以完全的代替,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体育运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肌肉和神经的发育,但它对身体感官的刺激非常有限,所达到的结果也并不明显。
感觉训练的过程是创设一定的环境,使孩子担当正确的、丰富的、不间断的感觉刺激,以达到激活孩子心理、引发积极行为反应的目的。
单纯地强调某一方面的感觉刺激,如大肌肉运动,必然会影响训练结果,甚至使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从平衡酿成失衡。


03
正常的孩子不必要感统训练
有的家长听到感统课程这个词,就感觉这是给特别儿童上的课程,我的孩子不必要。其实,感觉统合过程是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活动,每个人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感觉统合。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性逐渐在发生变化,儿童的成长过程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儿童游戏时间变少、活动空间受限、家长过度保护、老人带孩子。这些问题的产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儿童感统失调。所以,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多进行感觉训练游戏,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


04
感统训练交给老师就行了
有的父母重视到了感统训练,却认为有专业老师带着宝宝就可以了,无需家长费心。其实训练过程中的亲子交换才是感统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了你的鼓励与赞扬,宝宝才会更加努力地去训练,而且有助于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