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年间石花街林家开面铺谋生,且乐善好施。天上奎星神仙见林家老实勤恳,厚道有德,决意帮他发家度人。于是,下凡化作“叫花子”来到林家,林家见他又脏又饿非常同情,忙擀了一碗面条给他充饥。“叫花子”吃罢了面条说:面条好吃,要是空心就更好了。“人要忠心,面要空心。”林家后来越想越有道理,就开始琢磨做空心面。白天屡做不成,忽有一夜竟神差般将1斤“面肌子”从石花街拉到朝天观口,长5里多路,天亮收回已风干,细圆如丝,可见空心。林家又惊又喜,白天再做难成,只有夜晚做,而在夜晚也只有奎星悬天才能做成。林家顿悟,那“叫花子”一定不是凡人,定是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为纪念奎星点化,从此把空心面叫奎面,蕴含奎星点斗、福星高照之意,因产地在石花,就称“石花空心奎面”。
该面做工十分考究。在用料上,面粉为精选的红皮小麦良种,种于背北朝南的黄土岗地,单收单打,淘净晒干,经石磨磨出的二道精粉。在做奎面前,一要洗澡更衣,保证清洁;二要剪磨指甲,不伤面绒;三要熄烟漱口,气无异味。心情不好时不做,怕做不专一;身体不“美气”(不舒服)时不做,怕体力不支;屋里有外人时不做,怕神工走邪。制作工艺严谨30斤面拉成一丝,长约150华里,细圆柔韧,晾干为空心,白脆清香,煮不糊汤,丝丝清晰,落口滑嫩,爽口爽心。
经过200多年的漫长历史岁月,“石花空心奎面”一直坚持“奎星悬天”的夜晚制作,做面师傅一要净(干净卫生)、二要诚(心胸真诚)、三要正(意念纯正),才能做出中含气孔的好奎面,此工艺一直传承到现在,仍古今如一。面粉在“伴”“和”“揉”“搓”“拉”工艺中,如蚕抽丝,斤面五里,工艺精湛,制品美观。精细空心,食用方便,煮一分钟,即可美餐,色泽如玉,郁郁清香,省工省柴,属最佳绿色环保食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接洽删除)
责编:张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