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297|回复: 2

脑卒中,这些“雷区”不要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6 21:04:2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种疾病,它大概不会很快致人死命,但瞬间就可能让人失去生活的尊严:口眼歪斜,四肢麻木,甚至瘫痪在床……它就是脑卒中。脑卒中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它却缺乏必要的重视和清晰的熟悉。
(网络配图)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会对大脑组织造成突发性和永久性损坏。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和生命威胁,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对于脑卒中,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判断和误解:
“老年人每年输液疏通血管就能预防卒中!”
“脑卒中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卒中!”
“我每天倒走1万步,还吃保健品,脑卒中就可以预防了。”
……
你真的了解脑卒中吗?对于脑卒中,是不是有一些认知上的误区?
误区1:脑卒中发病突然,无法预防

大多数人认为脑卒中发作突然,没有预兆。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脑卒中最范例的前兆是小中风,学名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一般持续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便能恢复到正常。
(网络配图)
此外另有血压波动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看东西模糊、有一过性肢体麻木、言语不清或口角流涎等表现。有个相对简单的“120”口诀,可以快速识别脑卒中:
“1”就是看一张脸,有没有两侧不对称,口角歪斜。
“2”就是两只胳膊,平行举起,有没有单侧无力的状况。
“0”就是聆听语言,有没有口齿不清,表达困难。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早就医治疗。
误区2:等等看,效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部分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存在一种荣幸生理,如先在家吃些药等一等,有些患者症状持续加重,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效果遗留下不可治愈的后遗症。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等不起拖不得,一旦错过治疗“时间窗”,将面临高达30%的死亡率和70%的伤残率。
误区3:我年轻,不会得卒中

脑卒中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多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脑卒中侵袭。我国脑卒中的发病平均年事是66岁,但是小于45岁的患者已接近全部患者的1/5,这个比例还是很大的。
(网络配图)
部分年轻人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抽烟、喝酒、过度劳累、肥胖、高脂高糖饮食等,都会诱发脑卒中。因此,年轻人切不可因为自己的年事而放松对脑卒中的警惕。
误区4:血压没问题,卒中不用提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患者容易得脑卒中。高血压确实是脑出血和脑梗死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脑动脉硬化患者由于脑血管管腔变得狭窄,以及先天发育不良等其他一些危险因素的存在,即使血压正常或偏低也同样会得脑卒中,只是发病的概率要比高血压患者小很多。另外,血压过低时,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血液循环减少会致脑血管发生痉挛,也有可能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因此,血压不高的人也不能放松对脑卒中的警惕。
误区5:脑卒中会遗传

脑卒中不是遗传性疾病,父母如果患有脑卒中,子女不必过于担心自己也会患病。但是,脑卒中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疾病,由于一家人生活习惯、饮食方式有很多的雷同,脑卒中患者的子女自然属于高危人群。建议脑卒中患者的子女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以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误区6:颈动脉有斑块=脑卒中

即使有颈动脉斑块也不要紧张,它不一定就意味着卒中。在脑血管病中,血管因素只是原因之一。好比,有统计显示,1/5的脑血管病其实来自心脏,一般先有房颤,却和血管毫无关系。
(网络配图)
误区7:药物都有副作用,保健品更安全

很多人看到药物说明书上写的副作用很多,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也大,同时更担心长期吃治疗脑卒中的药会对肝脏有损害。但事实是,就目前最常用的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药物他汀类来说,其不良反应重要是肝毒性和肌毒性等。前者可引发转氨酶升高,后者可导致肌痛甚至横纹肌溶解。但只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定期复查,以上不良反应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不要被说明书吓到了。
(网络配图)
误区8:他汀类药物在血脂达标后即可

停用他汀类药(如立普妥、辛伐他汀等)不但仅是调脂药,也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需要长期服用他汀才能收效,若中途停药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继续增长、斑块脱落或不稳定的斑块发生破裂,上述情况都会引发卒中再次发生。因此,如果没有其他禁忌证,他汀类药物一般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长期坚持服用。
误区9:脑卒中治愈后很少复发

恰恰相反,脑卒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容易复发,对于已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二次复发必然会带来更高的致残和致死风险。有资料显示,美国缺血性脑卒中年复发率为3%~4%,而在我国,这一数字高达17.7%,而且约1/4的患者是因为发生二次脑卒中而死亡的。
这是因为,所谓脑卒中的治愈,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而某些卒中实际上是一些内科疾病的合并症,只有将这些内科疾病有效控制,好比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硬化、血脂异常、肾脏疾病等,才能减少卒中复发。因此,脑卒中恢复后一定要继续治疗原发病,加强自我保健,并定期复查,警惕和防止复发。
误区10:小中风后一定会出现大中风

小中风(TIA)后不一定会出现大中风,但也不能忽视这个预警。大约有三分之一的TIA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中风,而有4%~20%的患者会在TIA发作之后的3个月内出现中风。所以,TIA发生后,一定要尽快开始预防性的治疗,尽量降低发生中风致死致残的风险。
误区11:脑卒中康复靠养

静养不但会影响偏瘫患者活动功能的恢复,而且很容易造成废用综合征。对脑卒中患者而言,自动训练比被动治疗要强上十倍。正规的康复治疗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
(网络配图)
误区12:换季时输液能预防脑卒中

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药效可以维持几个月之久,药效会随着输液结束而很快消失,因此,短期输液不可能长期预防脑卒中。而换季输液的通常都是老年人,这类人群本来就血管弹性降低、变脆,反复输液容易引起皮下出血,甚至静脉炎,使得血管到该输液治疗时更不容易进针。
另外,输液会在短期内增加血容量,对有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有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因此,没有相关脑卒中症状,换季时单靠短期输一二种药物是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


文章选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27 17:01:2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日常要注意养护血管,可以每天喝一两杯黑苏子叶茶:黑苏子叶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降低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疾病的发生。经常喝点黑苏子叶茶,有舒张血管等功效,可预防血栓的形成,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对养护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8 19:34:4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6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