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太平南路,行至宝庆银楼,在文昌巷路口停下。
朝里望去,清一水的橙黄色调端的是一副规整模样,却少了几分从前的活泼热闹。
街道两侧,店铺熙熙攘攘。没有多余的华丽,无论新店老店,朴实硕大的门头,是店家们默认一致的装饰俗套。
昔日的人流不再,来往的大多是散步的大爷或是买菜的阿姨,闲庭漫步下过着平凡而简单的生活。
林立的店铺暂抛脑后,跃入视野的是上了年纪的老小区,电线交缠间,如同一脚迈进了素颜的乡村。
显然,整改过后的文昌巷,看似啥也没有。
好味道总是需要探寻的,光靠眼睛可不行。
原貌不再的文昌巷虽换了一张脸,所幸街道的内核还在,那些隐于光阴下的老滋味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消失。
八八酷茶是菌菌此行的首推。
这家坚守了二十几年的老牌奶茶店是文昌巷学生的青春聚集地。贴了满墙的便利贴,翻翻找找还能挖出零几年的回忆。
从初中喝到大学,樱花珍奶带着时光滤镜,永远是老客心中不变的C位。
八八酷茶
原味老红茶煮出来的奶茶,茶味浓郁,不会齁甜。每一口的粉色珍珠,勾起的是满怀的甜蜜岁月。
传说中的松蛋吐司也是不可错过的“暗中料理”。
咸酥的肉松海苔被浓郁的蛋黄酱浸润,搭配现烤的吐司面包,半颗松花蛋裹挟其中,咬一口便让你逃不开“真香定律”!
八八酷茶隔壁的刘一碗鸭血粉丝汤,头悬百年老店的招牌,自带光环。
招牌的鸭血粉丝汤与别处不太一样,汤底是浓郁的乳白色。配菜上多了豆芽海带打底,撒上一圈胡椒粉,解腻的同时鲜香之极!
除了粉丝汤外,老板还有一手地道的老港手艺。
店内大肚皮电视里的笑傲江湖演到一半,喝完汤再来一份港式甜品,奇妙的搭配下是一整天的美意情~
再往前,便是这条路上地地道道的苍蝇小馆,飞云牛肉砂锅。店铺不大,到了饭点只能人挤人。来晚了的食客索性凳子一搬,坐在门口便吸溜起来。
蜂窝煤炉上炖出来的砂锅,是记忆中的老南京味道。牛肉干切,伴着热锅上的骨汤翻腾,混着浓烈的老卤气息,一口上头!
街对面开了12年的老牌麻辣烫,是南京41家大宝麻辣烫的元祖。在骨汤、番茄等口味盛行的今天,仍旧坚持着经典的红油清汤。
它家的菜品相当齐全,仔细搜罗,甚至可以集齐鸭全套。选好的菜码搁在漏斗里烫熟,不等盛上来,香味便直往鼻里钻。
加入灵魂蒜泥的麻辣烫仿佛开了光,裹挟着鲜嫩的肥牛一口闷下,爽意直达天灵盖!
原先开在红花地的安庆馄饨店,如今也搬来了这条街,和飞云砂锅店隔着没多远。
进了门便是厨房,旁边2元一颗的卤蛋自取,拿完即可排队观赏老板表演。丢、搅、捞,动作连贯,行云流水间便是一碗鲜香~
刚出锅的馄饨颗颗饱满,一口下去肉香四溢。再滴点辣油,简直绝摆!
烟火聚集的文昌巷不仅老店扎堆,偶尔也有新手出没。譬如,俞家巷小烧饼。但请注意,这与南台巷并不是同一家。
巴掌大的小小只,还是儿时的流行款,价格却比记忆中翻了几番,好在味道仍旧。
现烤的烧饼趁热咬一口,酥的掉渣,满口鸭油香~
不外,令人遗憾的是,巷尾那家从小喝到大的韩老太甘蔗汁奶奶不在,甘蔗汁也暂时不卖了。只留爷爷一人,独自守着隔壁的水果摊。
从街头走至巷尾,来去之间,大多都是熟客。再不用在沸反盈天里排队等位,连小店的老板们也难过的享受着这份悠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