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多年前,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一经播出,家喻户晓,其中有几集是报告刘罗锅戏贡荔浦芋的故事,这一播出也让人们记住了荔浦芋这一蔬菜。
这几集报告的是刘墉刘罗锅为减轻广西百姓的负担,用苦麻难咽的修仁薯莨冒充荔浦芋头献给乾隆皇帝的故事。
刘墉(1719——1804),出身名门望族,生于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山东诸城人,官至内阁大学士,继承了其父刘统勋的清廉美德,立身正直的品格。他的事迹在民间已经成为清官的典型。
刘墉
但在历史上,刘墉与荔浦芋的故事是不存在的,而是桂林一位名叫陈宏谋的乾隆时期内阁大学士的故事,是编剧将这个故事嫁接到刘罗锅身上的。
广西荔浦县,以盛产荔浦芋而天下闻名,其产芋头的历史已经很久了,大部分是野生芋。现在天下闻名的荔浦芋又叫槟榔芋,是四百多年前,一个黄姓的福建人带入荔浦县的,此地气候、地形、水质特别适合槟榔芋的生长。
吃芋头最典型的就是全芋宴,而全芋宴所有的菜品中荔浦芋头扣肉这道菜最为重要,做法也最复杂。
相传荔浦芋扣肉创制于清代嘉庆年间,做菜用料极为讲求。
肉以五层的五花肉为佳。
蒸至七分熟的五花肉,表皮用盐均匀涂抹,再用猪皮插反复将其肉皮扎破,使其更加入味。
八成熟的油温,投入五花肉,关火,表皮的油脂在高温中大量溶解,只留下组织部分,油冷后捞起,再用滚油反复的浇淋表皮,经过半小时的浸泡,表皮剧烈变形,呈现虎皮纹路。
荔浦芋必须体型匀称,切开来肉质细白,布满细纹,紫色的槟榔花纹说明淀粉含量富足,表示口感香糯可口。
油炸后金黄焦脆,香味醇厚,内里香甜粉糯。腌制过的五花肉与荔浦芋间隔交织,码入碗中,将其上笼蒸熟。
蒸熟后的扣肉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色、香、味、形俱佳,素有“一家蒸扣,四邻皆香”之美誉。
民以食为天,在桂北一带,荔浦芋在这个“天”里有着重要的地位。
闻名的“荔浦芋扣肉”是婚丧嫁娶、节庆典礼上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而且每每是上桌的头菜。如果桌上没有这道菜,客人是不会满意的,主家是没有脸面的。
(图片泉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