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 药 物
| 相 同 点
| 不 同 点
|
辛温解表药
| 麻 黄
桂 枝
细 辛
| 发散风寒
解表祛风
| 麻黄辛开苦泄,开腠理而透毛窍,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辛甘温,善于温通经络,通达阳气以解表,发汗之力较缓弱;细辛尚能止痛,温肺化痰。
|
荆 芥
防 风
紫 苏
| 解表祛风
| 荆、防发散之力均不如麻、桂,作用较缓和;荆、防两药相比,则荆芥发汗力较强,炒炭又能止血,防风兼有甘味而不燥,祛风止痛作用较好,紫苏辛温之性大于荆、防,发表散寒之力较强,又能理气和中。
|
白 芷
辛 夷
苍耳子
| 散风寒
通鼻窍
| 白芷主要散头部风寒而通鼻窍,又能止痛,消肿排脓;辛夷则宣肺而通鼻窍,一般伤风感冒很少用,苍耳子祛风湿又能止痛。
|
生 姜
葱 白
| 表散风寒
| 生姜长于止呕;葱白善于通阳气而散阴寒。
|
辛凉解表药
| 薄 荷
牛蒡子
蝉 蜕
葛 根
| 疏散风热
| 薄荷发汗作用较强,牛蒡子次之;薄荷善清头目风热,又能理气消食,牛蒡子长于宣肺利咽,透表解毒;蝉蜕则以定惊去翳见长,葛根还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
桑 叶
菊 花
| 疏散风热
清肝明目
| 桑、菊疏散之力均不及薄荷;桑叶发散作用要比菊花强,且长于宣肺气而清肺燥;菊花则清肝明目作用强于桑叶,又可解毒。
|
柴 胡
升 麻
| 解表升阳
| 二者均能升举阳气,但柴胡升举之力不及升麻;柴胡善于和解退热,又能疏肝理气;升麻长于解表透疹,并可解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