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网上一直有传闻今年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62万,比之去年增长了85万。涨幅将近23%。传闻一出来,就疯狂遭到各大媒体以及自媒体的疯狂转发,一度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二名。
这462万的考生当中,除了应届生以外,还有不少的往届生,也即所谓的“二战”、“三战”的考生。甚至不乏已经有了多年工作经历的人重新选择重回校园深造,继续攻读硕士。
笔者搜集了从1997年以来的考研人数,进入新世纪以后,得益于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相应进入新的阶段,同时,研究生报考人数也是开始出现突飞猛进的情况。这种现状目前来看愈演愈烈,似乎没有停下来的节奏。(关注并参考视频:22年考研人数462万?疯狂增长何时是头?网友: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人数的激增,也必然带来竞争的愈加激烈,每年公布成绩的时间各路大神神通齐出,分数线居高不下,特别是名校的热门专业,分数高的让人望而退却。
人数逐年“猛增”的背后,是学历焦急、就业压力、名校情结、跟风狂潮等因素推波助澜。
一、学历焦急
近些年,随着大学生群体的扩大,本科学历开始逐渐“变相贬值”。求职市场、社交圈子、甚至是相亲的小圈子都已经开始要求硕士起步。可以说,这一届的年轻人,硕士已经开始成为标配。似乎没有一个硕士学历,自己干啥都不可能成功。由此给自己徒生烦恼,陷入焦急之中。
一些教育辅导机构更是疯狂利用这种焦急,疯狂炒作,年轻人本就脆弱的小心灵哪里能够承受得住。互联网媒体的传播更是助长这种焦急的传播,恶性循环开始产生。
二、就业压力
就业是之本,大多数人读书的目的非常简单——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这是人之常情,再正常不外了。很多寒门学子起早贪黑地学习,就是为了摆脱贫苦的命运。但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大学生的数量增加,近几年国内国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就业环境相对较差,使得企业在用人上有了更多的议价能力。
这种溢价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凭借自己的标准来筛选员工,而这些标准的头一条就是学历。开始要求一本学生、硕士学历,甚至一些公司已经明码标价非顶尖985/211不要。
在这种就业环境下,硕士学习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跟企业议价,从而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三、名校情结
中国每年的高考生很多,有人考得好,有人发挥正常,当然也有人失利。这些失利的学生由此只能被迫选择进入一所自己并不满意的大学,心有不甘,于是决定在研究生阶段重新找回荣耀,决定考研。除此之外,另一些本科不好的同学希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翻盘”,也决定考研。
有人说,想读研究生不难,难的是读名校研究生。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有句话说得好:考得好不如选得好。纵然在这么多人报名的情况下,每年都会存在大量的调剂名额。很多学校根本招不满研究生,其中的重要缘故原由就是大量的考生都去“挤”名校了。
2022年报考中国人民大学人数
导致名校的分数居高不下,每年大量考生无法登陆。同时,这些考生盛行“二战”、“三战”,非名校不上。同时也导致了不想读研的人反而考生了,想读研的学生反而没有机会的逆向选择!
四、跟风狂潮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考生中途放弃考研,缘故原由多种多样,有人找到了好工作,有人复习不好,更有人参加了一科考试之后就没去过科场了,直接放弃。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考生人生规划不明确、盲目跟风的结果。大量的考生为了考研而考研。看到周边的同学朋友都参加了考研,自己不去考显得不合群。开始跟风。
但是,因为没有认真准备而失败,中途放弃,实在令人痛惜!
其实,不管是学历焦急、就业压力、名校情结、跟风狂潮都好,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驱使大家去考研的动因是社会上的“唯学历论”!
一个人的学历,能够有用地代表个人已往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能够很好地衡量个人的综合素质 。比如,拿一个同专业的清华大学学生与一个三本的学生对比,大概率下清华大学不管是的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理论储备会比三本的学生强不少。用人单位因此能够简单快速从内里做出选择。
但是,如果简单地以学历作为人才衡量的标准,那么就会陷入“唯学历论”。学历可以很好地衡量个人的综合素质,但是不能完全代表个人的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这种理念认知当中,“考试成绩”似乎可以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水平。但现实的情况有时间恰恰相反,“高分低能”的情况屡见不鲜。
好消息是国家已经重视这个问题多年,近日颁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了在招聘中不得将结业院校作为限制条件。这对广大应届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除此之外,还颁布了《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引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健全制度体系,实验技术人才职称设初级、中级、高级,初级分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完善评价标准,把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放在实验技术人才职称评价的首位,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唯项目倾向,着重观察实验技术人才对所在单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安全、技术开发或学科专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和支撑作用。
国家正在积极引导健康的学历价值观,广大学生也应该要有正确的学历认知。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否要读研,取决于自己对于人生的规划,而不应被其他因素“胁迫”,“被迫”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