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29|回复: 3

年华的样子丨闵红燕:工匠传承,将“传统旗袍非遗武艺”融入职业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4 08:32:13|来自:中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老师闵红燕。
红网时刻记者 杨艳 长沙报道
打样、裁剪、滚边、缝制,一匹蓝白相间的布料在文颖的手里逐渐有了旗袍的雏形。在老师闵红燕的指导下,文颖每一步都做得非常细心。她要将亲手做的第一件旗袍,送给自己的妈妈。
谭林燕是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制作专业二年级的学生;闵红燕是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老师,师从中国传统旗袍非遗传承人史立萍,全面学习手工传统旗袍,自创旗袍盘扣款式,把“传统旗袍非遗武艺”搬进职业教育课堂,并使用当代学徒制造就职业教育学生,她说,学生们学习的不仅是旗袍制作工艺,更是武艺背后的文化,希望能把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让孩子们喜欢传统武艺,传承民族文化,使其更具有时代感和生命力。
缝制旗袍,光靠热爱是不敷的。从非遗传统手工旗袍制作的选料、裁剪、镶嵌、绲边到盘扣,完成一件简单手工旗袍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繁复点的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热爱,闵红燕一做就是12年,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接触非遗传统旗袍,感受传统旗袍的魅力,在课堂开设的服装工艺和服装结构、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很好地融入了传统旗袍的制作工艺和平面、立体的裁剪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同等喜爱和好评。通过学生一针一线的耐心缝制,造就学生初步的“工匠精神”。同时,为了营造校园“匠心文化”,学院也会定期开展职业技能比赛、手工作品展示等等。
走进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服装实训室,展厅里陈列着十几件各色旗袍,这些旗袍大多出自学生之手。教学中,闵红燕创造性地设置了高职服装专业实操一体化教室,前一半教室为多媒体教室,用于教师教授理论内容和案例分析;后一半教室为实操教室,摆放了打板台,熨烫台和电动平缝机、五线锁边机,供学生理论学习后马上实践操作。学校负责人评价道,这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重理论、轻技能造就的传统,通过树立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为技能训练教学服务、为职业能力造就服务的新观念,使服装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
“在更好地把非遗武艺传承下去的同时,铸就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造就我们的学生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和坚守,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 闵红燕说,传承是最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让大学生传承非遗文化,既是艺术和技能的双重学习,又是最好的保护方式。非遗传承不仅仅是武艺的传承,更需要“匠心”的造就。得益于闵红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不少学生也逐渐爱上了传统旗袍,积极参加旗袍文化推广活动。
闵红燕说,接下来,还将充分整合企业资源,对接企业需求,积极为学生搭建双创平台,鼓励更多服装类专业学生发挥其专业优势,大胆创新、自主创业,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本文来自【红网-时刻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天下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9 00:26:5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的旗袍,非常有创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0 14:36:3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平时比我好的,发挥失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4 05:31:2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在发展传承不能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