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往今来,不管是位高权重、一言九鼎的皇帝,还是贩夫走卒的普通人,都盼望长命百岁,在民间,过了100岁,就被称为“老寿星”,有了不一样的寓意。
作者在豫西山区走访多年,发现一个广泛的现象,山区女性广泛比男性长寿,而且很多百岁老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比如今年要讲的这位105岁奶奶,有着三样古怪的习惯,就连医生都说理解不了……
老奶奶名叫董大妞,是河南省洛阳市何村乡瑶北坡村人,要说起来年轻时候,虽然是个小生意人,卖的却是她父亲做的木梳、篦子之类的小手工,外出赶集做买卖,吃不上饭是常事。这也促成了董奶奶的第一个怪习惯,只要有空就吃零食。
董奶奶最喜欢的零食还是糖类甜食,比如这种含有薄荷味儿的清凉糖,平均三天就能吃一包。
按照当代的养生观念,一般都不发起老人吃过多的甜食,但是照顾董奶奶的刘大妈却说,董奶奶口胃儿偏重,喜欢喝咸饭,吃糖,甚至有时候汤面条里面还要撒上一小把白砂糖。
刘大妈是董奶奶的养女,董奶奶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年纪大了,自己都需要照顾,自然无力回来照顾她,小女儿工作比较远,每年只能抽空回来陪她几天。倒是这个半路收养的女儿,连续陪伴了董奶奶十几年。
刘大妈告诉作者:“我妈以前身体可好了,90多那时候去县城看戏,回来还拉着一根干树梢,前两年摔了一跤,腿有点不老得劲,现在走不了太远的路了。”
听力退化,几乎是每一位老人无法战胜的难关,董奶奶虽然听不太清楚,只要声音大一些,她还是知道的。问起来奶奶的年龄,董奶奶伸出手,声音洪亮地说:“我一百五了,我是大清那时候生的人。”
农村有个说法,满百加两岁,因为100年里的闰月加起来,至少也有两年的时间。不知道奶奶说的105岁是虚岁还是实岁,但是105年前应该是1916年,也就是袁世凯复辟登基的那年,大清已经灭亡了。
董奶奶是小脚,喜欢坐高凳子,坐上之后两只脚挨不住地,就用另外一个凳子来垫脚。每一次坐好,家里的小猫都会跳上来,等着董奶奶喂它。
董奶奶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晚上7点左右就上床睡觉了,早上9点起床,夜里睡醒了,会自己哼唱一些年轻时候流行的歌曲、戏剧段子解闷。夏天的时候,董奶奶喜欢指挥着女儿在院子里种花,种很多火红的鸡冠花,冬天的时候,老奶奶不喜欢烤火,可以或许一整天都呆在被窝里。
但是,床头必须给准备零食。
董奶奶的床头,有一个木质的小箱子,因为恒久放置零食,已经被油浸透了。刘大妈告诉作者,奶奶喜欢吃麻花,芝麻糖之类的,那些是需要购买的,刘大妈会自己炸一些面片,放在箱子里,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奶奶想吃了自己伸手就能拿的到。
董奶奶的第三个怪习惯是喝啤酒,不管是瓶装的还是易拉罐的都行,一次也不多喝,喝两三口,用塑料袋包起来,第二天接着喝。更怪的是,董奶奶不喜欢喝刚打开的啤酒,反而放置一天的啤酒,老人还可以或许多喝几口。
村里卫生室的医生认为老人的习惯并欠好,却无力反驳,因为董奶奶除了耳朵、牙齿等自然老化,一辈子没跟医院打过交道,有小毛病了让村医随便开点药,一吃就好。
董奶奶还喜欢叫梳头发,刘大妈想着人老了洗头发不方便,本来打算给头发剪短,奶奶不愿意,留了一扎来长的小辫子,没事的时候,就说自己头皮痒,让刘大妈给她梳头发。
坐着梳、躺着也梳,梳头发的时候,虽然娘俩不说话,刘大妈却认为这是对老人最亲近的表现,因为换成外甥女们,老人还不愿意,说她们梳的疼。
几年前,村里给董奶奶庆祝百岁的时候,全家人在一起拍了一张合影,刘大妈说自己数过,那时候就已经24个人,又过去几年了,应该又添了几个小孩儿。因为孩子们分散在全国各地工作,除了百岁那年,再没有拍过全家的大合影。
喜欢吃甜食、半夜吃零食、喝开口一天的啤酒,董奶奶的这些习惯真的是让别人理解不了,难道这里面有她长寿的奥秘?朋友们,你见过哪些百岁老人奇怪的生活习惯,欢迎交流,兴许我们能找出长寿的规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