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各位爸爸妈妈最近有没有发现一个怪现象:在国家强力的“双减”政策后,小门生的课业负担淘汰了,下课时间也早了。但幼儿园的宝宝的日程表却还是那么满!
昨天去接锵宝放学,碰到同班的甜甜。路边商户养了一笼小兔子,孩子好奇,就站在路边看,妈妈不停催促,最终拽走了孩子。
我问她为啥这么着急,毕竟一看时间才下午五点,甜甜妈告诉我:甜甜还有很多事儿要做。
→ 完成线上科学课
→ 画一张简笔画
→ 复习所学的英语内容
→ 看一集历史启蒙动画
听了甜甜的日常,再想想每天“傻玩”的儿子,我也忍不住有点焦虑了。其实无论是其他论坛,还是我的粉丝留言,都有很多人在问“幼儿园放学后该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呢?”
带着这个题目,我跟身边一位拥有生理学和社会学双学位的硕士姐姐聊了一会儿,当问到她家孩子放学干嘛时,她告诉我:固然是可劲儿玩啊!至于玩什么,并不是重点:玩就是孩子的重要工作!
孩子必要“可支配时间”
有些爸爸妈妈可能会说,我每天都陪他玩。也有人会说,那些网课美术和科学,不也是玩么?
自从上了幼儿园,锵总每天最害怕听到的词就是:“时间到了,我们来....”,虽然还是能服从约定,但感情显然不好。有一次我们聊起这件事儿。
他说:“我想要自由自在的玩!”
包括我在内的一些父母,有一种普遍的焦虑,看到孩子无所事事,或者玩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就会觉得“浪费时间”,恨不得把孩子的“玩”安排的明明白白。什么益智玩具、解密拼图、锻炼身材的室内健身器材等等。
但生理学研究却表明:孩子可以自主支配,随便玩耍的时间,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 建立学习的“自驱力”
在自由玩耍时,孩子会自觉地观察、想象、调查、实验甚至去创造,这些都是自主学习的萌芽。
△拥有“掌控感”自我疗愈。
和我们成人一样,孩子的焦虑也来自“无法掌控”。最近青少年生理题目标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高中甚至初中的自杀数据也在攀升。很多人纳闷,生活变好了,孩子怎么越来越“脆弱”?根本缘故原由其实在于他们的自由越来越少了,焦虑指数就越来越高了。一切都被安排好,自由只能网上找。
给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可以满足他们的掌控感,建立自负自大,对生理健康大有好处。
△开启“心智漫步”
更重要的是,在自由自在不受控制地玩耍时,孩子还有机会进入“心智漫步”模式。跟自己的“大脑”对话,得到更好的学习能力,增加创造性头脑。
开启“心智漫步”模式
什么是“心智漫步”呢?简单来讲就是“胡思乱想”,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瞬间,看着天上的云彩发呆,想着云彩上面会有什么呢?有没有神仙?或者看远处的山,想着山背后有什么呢?这种时刻,就叫做“心智漫步”,有的年轻人,也会成这种情况为“放空”
耶鲁大学认知生理学家杰罗姆·辛格(Jerome Singer)在1966年的著作《白日梦》中就阐述了这种状态对孩子的重要性。
他指出:爱幻想的儿童的攻击性更小,能更好地控制举动和感情,有更强的移情能力。
而最前沿的脑科学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他的理论,在人类的大脑内部,存在着一个默认模式网络。当大脑非常活跃,而并不专注于具体任务,它就会被激活。时常激活默认网络,对于大脑的健康和心智的成长来讲,非常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伟大的作品或伟大定律的发明,都出现在“工作之外”,比如在苹果树下睡觉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李白斗酒诗百篇等等。
所以,如果想要让孩子的大脑健康发展,拥有更厉害的头脑能力,给他们放空的时间,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父母陪玩三大原则
游戏很重要,家长的伴随尤其重要,给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并不是让我们爸爸妈妈去做甩手掌柜,而是让我们在孩子的玩耍中当个“配角”。这三个原则供你参考。
说到“自由玩耍”身边的朋友都会感慨自己的童年,如果家在农村还可能会有“进入森林探险”或者“藏宝洞”之类的情节。现在的我们固然不可能放任孩子不顾安危地乱跑。
但起码可以提供更加安全的选择,比如让他们带着定位手表到小区里走走。或者提前告诉孩子一些规则。而不是时时“盘旋”在他们头顶,扫清一切不安全因素。
2、到场但不干涉、不评价
我一个闺蜜,最见不得儿子玩“奥特曼大战怪兽”,觉得那是没有营养的垃圾游戏。但偏偏孩子非常喜好,跟锵宝一样一有机会就抓着怪兽和奥特曼玩。
“早晚把他那些破烂都收起来”
我让她不要唠叨,不要干涉孩子,看他都在玩什么。看了一会儿,我们发现孩子正在用软胶玩偶“复盘”幼儿园中的一次冲突,欺凌他的孩子化身怪兽,被他操纵的奥特曼打败了。在玩耍中,他释放了压力,甚至还创造了故事。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那些看似“没用”的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或许意义非凡。因此如果要到场到孩子的游戏中,不妨安心当个配角,放下偏见,让他们做主。
3、学会观察孩子
当孩子自由玩耍时,其实也是我们观察他们的好机会。在咨询中,我发现很多父母并不相识自己的孩子。比如有位朋友,她说女儿不肯在幼儿园便便。有一天我们一起玩过家家,她三岁的女儿很完整地复盘了事情的颠末:小兔子和小猪一起上幼儿园,小兔子想要便便,但是找不到妈妈。原来她是担心妈妈不在,没人给他擦屁屁。
结语:
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对于孩子的发展,亲子关系的加强至关重要。在游戏中,你可以看到一个舒展的孩子,看到一个能为自己办理压力,放松的孩子;看到一个能独立办理题目标更强大的孩子。
放学后,让他们尽情玩耍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