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hone 13已经上线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之内iPhone 13可谓是力压国内手机品牌,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销冠。
其实要问iPhone 13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销量,原因也就一点——苹果开始打价格战了。在国内品牌都已经卖到六七千的市场环境下,iPhone 13即将跌破5000大关的售价,着实具有不小的吸引力,也吸引不少的消费者竞相购买。
然而库克本以为胜券在握,没想到还没高兴太久,苹果就迎来了危机,国内厂商究竟采用了什么手段来抵御苹果猛烈的攻势呢?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然而面对苹果的来势汹汹,国内厂商也不会坐以待毙,那么究竟要怎么逆转这样的劣势呢?
从技术上入手是不太现实的。虽然近来几年国内手机厂商在技术上奋起直追,目前苹果相对于国内手机厂商在技术上的优势已经被稀释,双方差距越来越小了。
但是短时间之内想让国内厂商在技术上追平苹果,还是不太切合实际的。毕竟苹果在零部件、芯片、系统上都具有不小的优势。
因此,国内手机厂商只能从价格方面入手。价格战不停是国内商家的拿手好戏,国内手机行业发展初期正是以价格战的方式一点一点从国外手机厂商手中夺取市场,终极才慢慢壮大的。所以苹果想要和国内厂商打价格战,恐怕是找错了对手。
了解手机市场的网友们应该清楚,近来国内手机品牌就像商量好的一样开始疯狂降价,小米、VIVO、OPPO等国产厂商降价力度非常大,许多机型甚至降价已经超过了1000元。
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往年国产机的降价速率,一般国产手机上市半年内一般降价幅度不会超过600元。而现在大部分国产的高端旗舰机降价都达到了千元左右。
再加上过段时间就是国内消费者的狂欢节“双十一”,那个时候国内手机厂商一定还会做出一定的价格上的让步。
这一次的双十一对于手机厂商们来说,将是一场正面交锋,许多国内消费者都把每年的双十一看作是自己更换手机的日子,如果谁能够在双十一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那么就会在国内市场获得主动权。
集体降价会对国内企业造成哪些影响
事实上,对于国内的手机厂商来说,如此高的降价力度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因为,今年与苹果拼价格会处于很大的被动之中。
大家都知道,由于“黑天鹅”影响,今年全世界的手机供应链厂商有很多都受到了波及,它们有的被迫削减产能,有的甚至直接关门停业,这就导致手机零部件开始供不应求,终极出现疯狂涨价的现象。
再加上其他原材料的上涨,导致全球的手机厂商成本上涨了很多。但是苹果凭借着自己在业内的强盛话语权在这次全球性的涨价风波中安然抽身,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
也正是因为这样,苹果才能够如此趾高气昂地与国内手机厂商打起了价格战,苹果料定中国内厂商不会贸然降价,毕竟这样做会削减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甚至会造成资金链风险。
但是苹果似乎低估了国内手机厂商的决心,虽然会损失大部分利益,但是目前国内手机厂商所要做的最告急的是就是如何从苹果手中夺回市场。
如果让苹果继续在国内“趾高气昂”,那么国内手机市场就很有可能会重新回到由国外厂商所统治的时代,这将会是国内手机厂商的灾难。
于是国内厂商开始不计利润地疯狂降价,为的就是整治苹果的嚣张气焰,就目前来看,国内厂商的决策是十分有效的,目前国产品牌手机销量开始回暖,iPhone 13的销量也开始慢慢降温,人们悬着的一颗心开始渐渐放下。
下一步国内厂商该怎么办
面对全球供应链开始涨价的情况,国内手机厂商首先要做的是加大科技研发,因为芯片设计和制造这类技术性比较强的供应链环节近几年频繁涨价,想要节约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掌握这些核心技术,虽然看上去搞技术研发需要很多前期投入,但是技术研发是一劳永逸的投入,不仅能够保证自己不会被卡脖子,还可以见这些技术变现,实现盈利,这属于可持续发展。
此外,将供应链向国内转移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目前国内的供应链产商无论是技术好还是性价比都不输给国外厂商,并且受到涨价的风波影响比较小,所以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希望那个国内的手机厂商可以挺过风波,重新振作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