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73|回复: 2

小宝要闹事,大宝要打人,打闹后两个孩子的愤怒情绪,如何平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21:41:45|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胎家庭,让很多二宝妈特别扎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两个孩子“好不过三秒,就开始干架”。
就在刚刚,我一个同事还在抱怨:就做顿饭的时间,小的孩子哭了两次,大的孩子闹了一场,而她自己被搞得筋疲力尽不说,还里外不是人。
满足了小的孩子,她是不哭了,可大的那个不干了,“就不该有小妹妹的,如今你们都不爱我了……”顺从了大的孩子,小的那个却哭得完没完了……
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导致同事一看到二娃同框,这心就颤颤地抖。



简直,两个孩子轻易有打闹,但打闹后的愤怒情绪该如何调解,特别考验妈妈们,让二宝妈都苦恼的是,根本没办法下手去处理,而且也不知道怎么处剖析更好。
有些时候别说处理了,受孩子愤怒情绪影响,妈妈自己都可能被孩子带着走,跟着孩子走入愤怒的情绪中,然后用愤怒的自己来对抗愤怒的孩子,孩子可能临时的被克制住了,但是他的愤怒却无从排泄,要不等候来日更大的爆发,要不就习得了这种愤怒的处置方式。
那面对孩子的愤怒,妈妈究竟怎么处理,才是比力科学、且有用的方法呢?绘本《苏菲的愤怒选择轮》给妈妈们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和新思绪。



绘本作者是大大有名的教育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打仗过正面管教的宝爸宝妈对她可能都不陌生,她是正面管教培训体系联合创始人,也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
而这本由她亲自编写的绘本,也是运用正面管教的几个工具、方法,先共情孩子的情绪,然后帮助孩子培养共情和责任感,最后让孩子感知到自己的情绪,为情绪找寻出路。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绘本,去看看该怎么正确处理孩子的愤怒情绪。


  • 故事设定的场景是:
姐姐苏菲搭了一座摩天大楼,她刚开始享受这份乐成,还想喊妈妈过来一起分享高兴时,被踢着足球进来的弟弟诺亚,一脚踢翻。
这个时候,即使是我这个大人,都免不了想逮着孩子胖揍一场,更何况还是孩子的苏菲,果然,她也抓着弟弟的领口,就要开揍。这个时候,妈妈及时出现,制止了苏菲的暴力举动。



看到这里,很多妈妈可能会有疑问,这不就是我常做的事呀,每次这个时候,大宝就觉得妈妈在帮小宝,越发的愤怒。
妈妈们先别发急,这才刚开场,重头戏在后面。但有些妈妈却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开场当成了终场,制止大宝后,没了后续任何动作,才会导致大宝的愤怒叠加。
其实妈妈制止的这个动作,有非常紧张的意义,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她有任何感受都可以,但是他们的行为却不肯定可以。也就是说,苏菲对诺亚生气,这是可以的,我们也需要让孩子能感知什么是愤怒的情绪,但是苏菲要打诺亚,这却是不可以的,因为我们不能用暴力来办理纠纷。


  • 接着妈妈就开始着手办理问题了
妈妈先开始共情苏菲,并帮苏菲让她说出刚刚的情形,相当于陪着孩子一起,再次经历刚刚的那场纷争,也允许孩子说出她对弟弟诺亚的愤怒。然后,妈妈在允许苏菲生气情况下,带着苏菲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
反正打人是不可以的,这是前提,但是在不涉及前提的情况下,引导孩子去想,怎么才能既不伤害人,又能帮助自己平静下来的办法。其实孩子是需要立规则的,而且他们也很乐意去服从规则。但要注意的是,一旦规则立下来了,爸爸妈妈就不要带头去破坏了。
苏菲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拧枕头,把愤怒吹进气球,可以随便踢腿的跳舞,还可以把愤怒画出来。等等等等,就是因为方法太多了,那怎么去记住这些好方法,下次愤怒时可以马上用起来呢?



在妈妈的引导下,苏菲又想出来个好办法,那就是自己亲手制作一个饼图圆盘,苏菲还自豪地取名叫“愤怒选择轮”。如许以后她再生气时,就可以随机选择一个方法。
所以你看,妈妈的这一引导,苏菲的专注力,是不是已经没有继续在愤怒的情绪上,而是转念想到怎么给自己的愤怒寻找出路。不过这里要注意,妈妈只是引导,所有的办法都是孩子自己去想的,哪怕再天马行空,妈妈都不要去干扰,就引导孩子不断地去想,然后给予她肯定。



刚开始练习时,可能孩子需要妈妈引导的时间长一点,可当练习多了,会怎么样呢?

  • 又爆发了一场大贫苦
绘本中的苏菲和诺亚,第二天又爆发了新一轮贫苦,这次是诺亚扭断了苏菲的娃娃的头(妈妈们,对这场景是不是同样很熟悉),但是当苏菲觉察到她愤怒的情绪时,立马跑去愤怒选择轮那寻找出路去了。
而这一次,即使妈妈没参与,苏菲也已经很好地平息了自己的愤怒情绪,因为她把愤怒装到气球里去了。

可能妈妈还会有疑问,姐姐苏菲的情绪是平静下来了,那始作俑者弟弟呢,就这么不管不顾吗?

固然不是的,但是对弟弟如何处理,那又是别的一个故事了。不过,在绘本的最后,作者在绘本阐明中,倒提了几个点子,我个人看了后,觉得特别有帮助,又帮我开了一条新思绪。
话说回来,我真的特别喜好正面管教的系列绘本,除了这本《苏菲的愤怒选择伦》,另有比如《杰瑞的冷静太空》《蜡烛的故事》等等,把正面管教的方法,做成绘本的形式,对妈妈来说,真的特别接地气,可操作……



而对孩子来说,帮助就更大了。试问,看到同自己类似的经历,假如跟姐姐一样的,是不是会感同身受,是不是会模仿着去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绪,模仿着给自己的情绪找出路;假如跟弟弟一样的,是不是也会觉得,这个弟弟的做法真不对,自己是不应该如许做。
所以你看,难倒了很多妈妈的扎心问题,只要爸爸妈妈用对方法,办理起来是不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了!愿我们都眼中有孩子,腹中有方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4 19:08:3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04:38:3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