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相信各人都听过“虎父无犬子”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如虎一般的爸爸不会生出狗一样的孩子”,本是用来夸赞晚辈的话,也间接分析了父母教养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的教养其实就是父母教养的体现,没有教养的父母很难养出有教养的孩子,有教养的父母只要认真教育,孩子也不会太差。
男孩坐地铁“意外”逃票,妈妈的举动值得点赞
地铁闸机口的监控里,一对母子正准备刷卡通过闸机。妈妈在刷卡的一瞬间走了过去,同时和妈妈穿过闸机的还有死后的儿子。
看到这里,不少人以为又是妈妈带着孩子坐地铁逃票的反面教材,可接下来便发生了反转。
妈妈并没有带着“逃票”的儿子乘坐地铁,而是对儿子和自己一并通过闸机感到诧异,询问儿子“你咋跟进来了”,随后让儿子重新刷自己的地铁卡再过一遍。
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画面,儿子从闸机底部的空隙钻了回去,重新刷地铁票,看着儿子光明正大刷票通过闸机,妈妈这才放心离去。
从身高上看,男孩明显已经过了免费乘地铁的年龄了。
和那些带娃逃票的家长不同,这位妈妈不能担当孩子“不经意”逃票,教育孩子的同时还不忘让孩子补票,这种不起眼的小事,却体现了妈妈和孩子的教养。
有原则地教育孩子,才是对他最好的爱
放在大多数家长身上,多半会以为算了吧,也不是故意的,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从闸机下钻过去再刷一遍卡,但这位妈妈做到了。
有人说这位妈妈对孩子太狠了,其实她只是遵守了自己的原则而已,孩子的教养就表现在细节里。
记得我小时间姥姥带我买瓜子,路过瓜子摊总要抓一大把放在口袋里吃,但很少会买,我也跟着姥姥有样学样。
终于有一次我和妈妈出门,路过瓜子摊我习惯性抓了一把,妈妈其时就让我把瓜子还回去。我气得直哭,嘴里喊着“姥姥说可以吃”,那天很多人围着我,我哭了很久才听妈妈的话。
直到渐渐长大,才明白妈妈那天下了多大的决心教育我。
如果其时妈妈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恐怕你们就会看到一个成年女人在瓜子摊面前各种贪小便宜。
当我自己有了孩子后,结合小时间的经历,我就更加清晰爱孩子就要为他立规矩,而不是任由他野蛮生长,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以是我对孩子的教育很清晰,不能逾越底线,在原则允许的合理范围让孩子快乐成长,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让孩子有规矩地长大。
多数家长面临的问题是,当孩子掉两颗“金豆子”或是开始撒娇时,父母就把自己的底线抛在脑后了,但其实爱孩子和立规矩是可以双选的。
也只有有原则的父母,才能教出有规矩的孩子。
给孩子立规矩,父母要遵守“三不”原则
第一:不惯孩子
有多少父母是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走的,如果这样,家里再多的规矩也形同虚设。
以是呀,家长想要规矩立得住,就得按规矩做事,坚决不惯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可以不满足。
父母要明白,向孩子妥协这件事,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一旦开始,将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问题和贫苦。
第二:不帮孩子做事
孩子吃饭慢,奶奶就主动过来喂;
孩子不会刷牙,爸爸就过来帮孩子刷;
孩子太拖拉,妈妈就帮孩子收拾书包……
孩子的事父母包办了,他们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他会理所应当认为自己可以“没规矩”,等到孩子长大了父母再想用“规矩”管教孩子就为时已晚了。
以是呀,能力范围内能做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完成,能力就是在练习中培养的。
第三:不替孩子承担责任
父母总喜好替孩子找借口,给孩子台阶下,间接等于教会孩子逃避责任。
立规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错了就要担当惩罚,让孩子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才能体现规矩的重要。
任何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不是全部的满足,让孩子知道底线和边界,适当地停下来,才是父母最好的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