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60|回复: 1

假如孩子有这些异常举动,可能是遭遇了霸凌,父母别不在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9 18:20:3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心理师》里的贺顿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的来访者里有一个叫小莫的人。他遭遇职场霸凌,被同事排挤孤立,是小莫脾气不好吗?并不是,恰恰相反,小莫是一个不懂得拒绝的人,也就是说根本无法开口说出“不”字。

后来贺顿帮他梳理童年经历发现,他在学校的时候就被同学欺负,由于他拒绝了同学的无理要求,那个时候他会说“不”,但是当同学抨击他时候,他回家告诉父母,结果爸爸告诉他,那是他们和你开玩笑,妈妈告诉他,让他从自身找原因。

就这样,在小莫的认知中只要拒绝别人就会有坏事出现,自己就会被孤立被欺负,等到长大上班后他从来不拒绝任何人,哪怕是去理发别人倾销的产物他都无法拒绝,但是他依然被孤立被欺负。
其实,小莫的父母之所以这样回应小莫,一方面是自己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另一方面是他们根本有意识到这是一种霸凌举动。

事实上,这也是很多家长所顾忌的地方,由于很多孩子之间的冲突很难界定是不是霸凌,而且孩子上幼儿园也就3岁左右,根本没办法回家说清晰发生了什么事变,有的只是自己的一种不舒服的感受。
然而,孩子之间的冲突是不是涉及霸凌,还有家长如何引导,并不是一件特别难做的事变,家长只要做好三个步骤,教会孩子学会拒绝,做“不”,就能根本办理问题。

首先,要积极无条件地关注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进入幼儿园或者学校,一切事变都是新鲜的没有遇到过的,认知里没有对错只有感受舒服不舒服。回家能够给父母表达出来是好事,但是更多时候他们是一种状态呈现根本说不出来发生了什么。
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多聊聊幼儿园、学校的事变,假如孩子不愿意表达,父母可以观察孩子放学后的情绪变化,假如孩子有以下几种表现,很有可能是受了欺负,父母就需要鉴戒起来:

无端哭泣;
经常做噩梦;
不愿意出门上学;
一点小事就容易情绪崩溃;
抱怨老师和同学不喜好自己;
对自己充满了不满;
身上时常会有些小伤;
携带物品总会无端丢失......

假如父母观察到家里孩子有类似这些异常表现,那么肯定要跟孩子和老师沟通,了解清晰到底发生了什么,由于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也能决定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重视程度。

其次,教孩子如何与人相处,识别什么是霸凌、什么是一般矛盾。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童年期与搭档来往对孩子的自我概念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跟搭档来往是孩子在童年期团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孩子能在与他人来往的过程中得到友谊、支持和尊重,与他人的来往能促进孩子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来往技能,也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跟搭档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提升孩子的团队协作本事、社会来往本事,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所以小的矛盾冲突在所不免,家长要教孩子识别什么是霸凌、什么是一般矛盾,遇到霸凌要及时挺身而出,让孩子知道父母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但一般矛盾要根据实际情况教孩子如何办理,让孩子自己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提升个人来往本事。
我家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给他买过一套《反霸凌儿童绘本》,里面有一本就是教孩子如何识别什么是霸凌举动。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被打单、欺负、殴打之类的才是霸凌举动,但其实被造谣、被侮辱、被起外号、被讽刺等等都属于隐性霸凌。
《反霸凌儿童绘本》这套书就用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什么是直接霸凌,什么是隐性霸凌,孩子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霸凌现象,如何去识别是不是被霸凌了,以及遇到霸凌之后自己应该怎么做。

最后,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教会孩子说“不”,学会正确拒绝别人的要求。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教孩子与人分享,甚至在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时,会说孩子“吝啬”,但其实,在霸凌现象里,最容易被霸凌的对象,就是不知道如何拒绝他人的孩子。

作为父母要告诉孩子,假如对方的要求让你不舒服、不愿意,那么就完全可以拒绝,不要害怕因此失去友谊,这是你的权利。

当然了,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把握与人相处的“度”,在这里强烈推荐这套《反霸凌儿童绘本》,家有2-8岁的孩子,建议给孩子买一套看看。

这套绘本我给很多人推荐过,这是我家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最喜悦目的一套反霸凌书,对孩子的人际来往、个人品质发展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这套《反霸凌儿童绘本》一共有8册,每一册一个主题,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还有各种孩子遇到的各种霸凌事件,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霸凌、什么是一般冲突,遇到霸凌自己应该怎么处理。

尤其是一些隐形霸凌,很多家长都不好判断,孩子更是无从识别,这套绘本的《我不喜好讽刺》这本书,就是专门讲这一块的。
还有《我不喜好被乱摸》,教给孩子如何防侵害、如何识别是正常喜好还是非正常触摸。

《我不喜好被使唤》这本书,则着重教给孩子如何拒绝他人,如何对人说“不”,如何应对关系霸凌,让孩子不做讨好型品德的人。

除此之外,这套书里还有《我不喜好被造谣》,告诉孩子被人误解该如何应对、遇到情感霸凌怎么办;《我不喜好起绰号》,则告诉孩子如何应对被人起外号和言语霸凌;《我不喜好东西被劫掠》,教孩子要有物权意识等等。

我们不可能时刻跟着孩子,造就孩子强大的内心世界、教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才能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所向披靡。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18:32:5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会孩子识别什么是霸凌,学会保护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