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动是必需品,思辨是奢侈品。”
从这个角度说,最近把苹果公司告上法庭的京沪两地大学生,简直就是腰缠万贯的人生赢家。
自从苹果宣布,由于环保原因手机盒中不再配备充电头后,很多人都表示不满。不外对大部门人来说,也就是嘴上叨叨或者跟别人吐槽一下,这事儿也就过了。
估计很少会有人仔细思考苹果公司这么做有何不妥,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毕竟胳膊拧不外大腿,谁会真的和巨头“硬刚”呢?
出人意料的是,几个大学生竟然勇敢地站了出来,成为了敢啃这块“硬骨头”的人:他们不仅公开和这个巨头企业开杠,还有理有据地在网络法庭上与专业律师辩论了2小时。关键是,他们好几次都把对方怼得哑口无言。
有理有据有节
思辨能力是孩子最好的奢侈品
给大家用大白话总结几个精彩的辩论瞬间吧。
苹果:包装盒和广告上已经说明了,不包含充电器,消费者购买就代表同意合同内容。
大学生:你们对电源设计的提醒非常不明显,这很容易误导人。而且,根据《民法典》相关条款,苹果官网的图文信息属于格式条款(指当事人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而且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种情况下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苹果:国家工信部有一份提案里说了,要推动手机和充电器分开销售。我们这么做,是被国家承认的。
大学生:请注意,这份提案的核心是要统一手机和充电器的连接插头和端口。如果统一了,不同型号的手机能共用了,那不提供充电器就没问题。但是如今还没统一呢,苹果的接口是独一份的,凭什么不给我配充电器呢?
苹果:这种分离销售在市面上很常见,我们不是唯一一家。
大学生:小米、魅族的确也有分离销售,但人家分了三种套餐:含充电器的、不含充电器的、含充电器和耳机的,至少能给我们自主选择的权利。你们却只能让我们被迫接受,这是不公平的。
苹果:你可以用USB充电啊。
大学生:USB充电的前提是我有旧的充电器。那我要是没有呢,连在电脑上,能实现快充吗?这会严重影响我的使用体验。而且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充电线的电源连接端用的是Type-C的端口,也没法连到一般的电脑上充电。
(常爸插句嘴:苹果最近几款iPhone的充电线,一端是Type-C接口,一端是Lightning接口,要找一个匹配的充电器并不容易;我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一直都用很早以前买的苹果手机的充电器/线,这条新的充电线就只能弃之不用了。如果是苹果手机的新用户,充电的确是个麻烦事。)
苹果:我们这样做是为了环保啊。
大学生:那你们为什么要在手机页面下宣传无线充电器呢?要知道无线充电器是转换效率最低的充电方式。
宣传无线充电器时把实用价值摆在环保价值之前,宣布不配充电器时把实用价值摆在环保价值之后。这样做,不就是想假借环保之名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吗?
你这就是欺诈!
苹果:……
看完了上面这些精彩辩论瞬间,是不是想跟着常爸给这几个大学生使劲儿鼓鼓掌?
常爸之前说过,批判性思维有两个紧张的方面:
大胆质疑,谨慎断言。
显然,这几个大学生把这8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谨慎断言上。
从辩论词里就可以看到这些大学生做的准备工作有多充分:
从法律当中找法条,为自己主张的权利寻找依据,指出苹果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调查同类型手机销售模式,指出苹果存在的强行销售模式;
查阅电子类产品政策文件,在对方拿出工信部文件时,能及时地进行有力驳斥;
从全局角度考察苹果产品的销售策略,发现其“两面派”作风,驳斥所谓的环保说。
每一个论点都“精准狠”地打在苹果的死穴上。
如果说思辨能力是孩子的奢侈品,那这些大学生大概已经是亿万富翁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告状苹果的大学生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苹果公司存在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大多数消费者甚至苹果的员工都对此感到不解与愤懑,但大部门人都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而不做沉默的大多数,不做被割的韭菜,第一点就是要有思辨能力。
有了这项硬核实力,哪怕是羽翼尚未丰满的孩子,也能够做到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能够争议背后的逻辑关系,找到关键论点和论据,一击即中;能够理性维权,且态度全程不卑不亢……
独立思考,这项能力在真假难辨、信息冗余的互联网时代,尤其珍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