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910|回复: 5

国潮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2 03:43:0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家点评】
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集东方美学与现代时尚为一体的国潮正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新的文化桥梁。根据有关数据,国潮在过去十年的关注度不断上涨,并且海外市场正在不断升温。从2018年“李宁”在纽约时装周完成以“悟道”为主题的时尚走秀开始,中国元素的服饰设计、电视电影、动漫游戏等国潮产品逐渐走出国门,得到越来越多海外青年人的认可。TikTok等互联网平台的全球普及也正在加速这种趋势。以游戏为例,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的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155亿美元,同比增长33%,过去10年间增长约100倍。由此可见,国潮已经从单纯的中国产品和品牌象征,发展为以青年力量为支撑的中国美学时尚风潮,从而构成中国民族文化对外流传的紧张符号。
国潮可以说是顺应青年群体的审美品位和个性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和再表达。比如故宫、三星堆等博物馆基于中国经典文物元素设计开发文创产品,河南电视台用视听语言重新复原唐朝风貌,央视春晚通过高科技将传统山川意境融入现代舞台等。因此,国潮在深层代表了一种民族文化的再生产,表现为时间维度促进文化传承和空间维度扩大流传影响力的双重过程。当传统文化以国货为载体实现符号转译和意义再造,就逐渐形成新的、被广泛认同的融合性社会思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本来的商品属性得到建制性的文化影响力。
这种新的文化现象依托青年群体发展强大。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以韩流、动漫、美剧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受众市场,而中国的流行文化却很难突破中西方的文化壁垒。从这个角度来说,国潮立足青年群体尤其是Z世代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旨趣,不仅为未来的国际流传创造了新的中国特色的符号中介,同时切中全世界青年人共同的“潮”“酷”等个性化诉求,为超越国家层面的文化再生产开发出潜在空间,比如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和时尚品牌已经引起海外市场的广泛关注。同时国潮在操作层面也通过激活青年群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青年主导的国际流传模式探索了可行的路径。
起首,国潮引发作为流传主体的青年群体的民族文化自信。青年人是国潮的核心用户群,更是未来国际流传的紧张主体。值得注意的是,Z世代也是与互联网发展同步发展的一代,身处差别文化环境中的青年群体共享数字信息技术,因此更加有本领也有动力进行积极的对外流传和文化交换。比方,李子柒以1410万的订阅量刷新了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吉尼斯世界记载。
其次,国潮有助于在海外青年群体中提高中华文化的感召力。让海外青年人真正认可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有助于建构持久的国家品牌形象。国潮在这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于产品的流动性和文化的持续性。也就是说,国潮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社会思潮和审美取向,虽然附着于一定的商品,却不依赖于特定的商品。因而,即使国潮的产品种类相对有限和小众,品牌的更新换代也难以预期,但它们所通报的民族文化价值并不会随之削弱。反而在产业延续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正向积聚,促进更多的海外青年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从而提高中华文化的海外感召力。比较典范的案例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在冬奥期间火爆出圈,受到各国运动员的追捧,很好地通报了中国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国潮现在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更好地利用国潮推动中国民族文化走出去,未来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努力:
第一,国潮IP应该从小众向大众发展,不仅要流传破圈,更要生产扩圈,开发更多优质的国货产品和文化符号,保持民族文化久远的生命力。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明白提出要“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创IP”,内容范围包括“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频、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多种产业形态,从国家政策层面将国潮推向规模化和大众化。
第二,脱离于商品也根植于商品,一方面建立健全市场保障和监督机制,防止国货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充分鼓励青年群体进行文化创意活动,让国潮热真正从消费热变成文化热。这种趋势此前主要表现在汉服、国风音乐、动画、电影等文化领域,如何调动政府、学校、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的力量实现组织化的青年文化自生产,成为未来国潮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方向。
第三,深度挖掘中国文化的深层价值,从表层符号的拼贴挪用走向创意表达,制止优质文化资源的无效损耗。比方完美世界的游戏产品《非常好汉》,用西方的艺术伎俩融入古琴、竹笛等中国音乐元素,将传统四大名著的《西游记》故事打造为现代的玄幻冒险产品,实现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复原和再造。该作品深受海外受众认可,得到了第47届安妮奖最佳游戏角色动画奖。
第四,内容为王、科技赋能,在生产高质量国潮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AR、VR等新技术以及TikTok等互联网平台的流传优势,实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内容与平台的融合。详细操作可以参照新华社新媒中心出品的H5作品《国潮大拜年》。该作品将先进科技结果和民俗年画相结合,春节期间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总浏览量超过230万,在海外青年中掀起一股中国风高潮。
国潮崛起,承载中国文化内涵的国潮产品定然可趁此契机乘风破浪,借着消费潮水架起中外文化对话沟通的桥梁,担起中国文化新渠道流传的重任。
(作者:刘黎明,系中山大学流传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9 10:51:1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潮崛起,承载中国文化内涵的国潮产品定然可趁此契机乘风破浪,借着消费潮流架起中外文化对话沟通的桥梁,担起中国文化新渠道传播的重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 10:28:0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潮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4 07:17:3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潮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5 21:05:3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0 23:43:2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