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温天来袭,最先发出“抗议”的是身体“警报器”。记者了解到,每到闷热的三伏天,中暑、胃肠道不适、心脑血管疾病等“高温病”患者会明显增加,所以如今开始就得防着点,尤其是有底子疾病的患者,更要多喝水,饮食要营养平衡,增强身体抵抗力。
01重点防“热中风”
各人都知道冬天是中风的高发季候,但炎炎夏日也是中风的高发季候,不可麻痹,更要预防“热中风”。
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许东介绍,天气较热的时间,人体会大量排汗,轻易导致“脱水”,“脱水”会使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进而减缓血液循环的速度,增加患上中风的概率。高温酷热易使人心情烦躁,感情变化较大,也易引起血压波动,增加中风的风险。
别的,不少患者发生中风与使用空调不妥有关。盛夏,人们往往喜欢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造成室表里温差过大。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来说,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紧缩、舒张,会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严峻时导致脑梗死。
盛夏时节,人对体内缺水的反应能力低落,不能等到口渴时再饮水,要“多次少饮”。建议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室表里温差最好不凌驾7℃~8℃。
02 天热肝火旺易发头晕
高温天气,还轻易引发眩晕症,多见于老年人。
“夏天气温高,闷热不已,往往会让人上不来气,还轻易生内热,导致肝火旺,感情多烦躁、焦虑。”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晓丽解释,在这种情况下,身体较差的老年人,轻易出现眩晕症,中医称“无火不作眩”。尤其是在蹲厕所后猛地站起来,大概是从高温的户外走进凉快的室内,甚至还大概会伴有恶心、吐逆、冒冷汗等症状。
轻易头昏的人群,夏日里更应保持精良的作息,可用菊花、桑叶等泡水代茶饮。多吃补益脾胃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干果等,还宜多吃清淡食品,忌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
03 防中暑多喝绿茶
三伏天酷热,长时间在户外或高温环境中,若产生头晕、恶心、冒虚汗等症状,就大概是中暑了。若发生了轻度中暑情况,要尽快离开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苏息,并适量饮用含盐分的饮料。若出现血压低落、虚脱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上午10时以后到下午4时从前,是夏季一天里最热的时段。假如能待在屋里的就待在屋里,要户外行走或作业的,最好选择有树荫和遮蔽的地方。老年朋侪如必须出门,可带上人丹、十滴水等防暑降温药品。
夏天,食物方面要补富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绿茶性凉,最适合夏天喝,它不只能补充夏季出汗多流失的钾,其防暑降温的功效也明显。
04 贪凉阴暑也会伤人
王晓丽医生介绍,夏天暑邪致病也有阴阳之分,在暑热或高温环境下作业而中暑者,属“阳暑”,与之相对的是“阴暑”。“阴暑主要病状有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倦怠怠,还有因着凉导致腹泻腹痛、浑身没劲、无汗恶寒、关节酸痛等。”
按照中医理论,阴暑主要是因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引发,由于过度贪凉而出现。由于夏季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张开,睡眠和纳凉之时,假如过于贪凉,如夜晚露宿室外,或运动出汗后立刻用冷水浇头冲身,或大量喝冰镇饮料等,都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05 小心空调吹出颈肩病
天气炎热,小田常喜欢吹空调,舒舒服服地上网。几天前他感到肩部疼痛,运动起来很僵硬。就诊后,经检查,小田患上了肩周炎,是由于空调寒气长时间吹拂肩部,加上总是一个姿势打电脑引起的。应用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后,小田的症状明显缓解。
“每到夏天,门诊中肩周炎、颈椎病患者就更多了,不少是因为贪凉过度吹空调、吹风扇引起的。”宁医大总院全愈科主任医师张跃全介绍。
他建议,夏天外出到家后,不要立刻对着空调、电扇猛吹;开空调睡觉时,不要裸露肩膀,空调风只管向上吹。假如工作中不能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的话,肯定要注意身体的防护,必要时可以加盖小毯子防止身体受寒。女性可随身带一条披肩,逛商场、坐车时可以披。
06 急性胃肠炎高发
夏天也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候。急性胃肠炎最主要的表现是吐逆和腹泻、腹痛。“急性胃肠炎多与不洁饮食有关。”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于晓兵说,“夏季食物轻易变质,一些市民以为食物放进冰箱就没问题,其实冷藏室的温度条件也轻易繁殖一些细菌。从冰箱里拿出的食物假如没有热透就吃,轻易诱发急性肠胃炎。此外,贪凉喝冰啤酒、吃冷饮也易诱发腹泻。”
别的,由于高温,脾胃功能变弱,饮食紊乱的不良饮食习惯大概诱发急性胃肠炎。
出现腹泻症状时,假如情况不严峻,适口服黄连素,适当喝些淡盐水,补充电解质以防腹泻引起脱水。但假如一天腹泻四五次以上,且有发烧、乏力等全身性症状,就应尽快就诊。
记者 刘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