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73|回复: 13

祛湿名方,只用4味药材,健脾养胃、清热祛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4 15:42:1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得好,“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正是雨水较为丰富的季节,天气也比较潮湿,也最容易出现体内湿气重的情况,那湿气重都有哪些表现呢?

首先,就是嗜睡,整天脑袋都是昏昏沉沉的,没有精神;嘴巴里还总是发黏,就感觉嘴里甜丝丝的;另外食欲也欠好,吃东西比较少,大概吃完以后不容易消化,出现腹胀、胃胀的情况;大便不成形,爱粘马桶;伸出舌头一看,舌头很胖,舌边有齿痕,舌苔黏腻等情况。

那为什么会导致湿气重?在沈大夫看来是脾虚所致,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食物中的水谷精微之气都是依靠脾胃来收集的,并且脾胃还主运化,可以将水谷精微的清气向上蒸腾,而如果脾胃亏虚,水谷精微之气滞留在下焦,也就会蕴化湿气,另外春季雨水过多,若长时间生活在潮湿的情况,致使湿邪入侵人体,从而就导致了体内湿气越来越多的情况。
那么体内的湿气要怎么祛除呢?这一次,沈大夫依旧从古方中给大家寻找答案,有一个祛湿名方,名叫四神汤,是由茯苓、山药、莲子、芡实这四味药食同源的药材组成。
方中山药是用来健脾的,它生长在土里,吸收的是土地的灵气,而土在中医里头代表的是脾胃,所以可以健脾胃,充实脾胃的正气,让脾胃运转起来,从而也就办理生湿的源头,对于大便溏稀、头晕乏力、易感冒、食欲不振的人群有不错的效果。

茯苓是健脾祛湿的良药,而它的祛湿可以把体内的湿气吸附过来,并通过下焦以二便的形式排除体外。

薏苡仁也是祛湿,它可以资助脾胃把讨厌的水湿给利出去,不过,生薏仁性寒,易损伤脾胃,因此方中通常用的是炒制过的薏仁,而这种颠末高温所制成的,反而更受脾胃欢迎,与茯苓合用,可以增长祛湿之效。

而芡实则是用来补中益气、滋补强壮的,它可以用来滋补脾气,让脾强壮起来,脾健则湿邪得化。另外芡实还可以益肾固精,而肾主水,它可以把体内多余的水转化为津液。

由此以来,四味药材合用,健脾、祛湿,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水道畅通,水湿运化正常,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体内湿气重的情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5 14:04:5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祛湿四味药 茯苓,山药,莲子,芡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5 11:27:3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物汤:山药,茯苓,莲子,芡实。但为什么却将莲子变成了薏苡仁呢?是有意误导还是另有隐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5 21:22:1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先生你好、我看到贵部头条25号中医沈宏介绍祛湿脾虚四神汤的文章、上面写的四位中药和下面介绍的四位药好像不对?能否介绍药量?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6 06:47:5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说的是莲子,后面却讲薏苡仁,这老师怕是错乱了吧?而且既然是食药同源,应配以温和剂量处方,好事做一半留一半,老师是高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5 16:15:32|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循守旧照本宣科永远也治不好病!真正的祛湿应健脾活血顺气利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7 10:15:1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写的是其中之一是山药怎么底下又说是薏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5 11:35:0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比例怎么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6 07:33:2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起来试试[比心][比心][比心][比心][比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5 21:15:1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是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