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感觉自己的生活无望,是否以为自己是一个一无可取的人?
如果有,大概你已经患上了轻度烦闷症。#夏方养生指南#
烦闷症作为极其典型的心理停滞性疾病,是现在发病率最高的精神停滞病,由于国民对该病认知不敷,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正规的治疗,导致该病治愈率低,复发率高。
烦闷症患者会以连续的心情低沉为主要特性,部分烦闷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自杀和自伤的行为,他们会以伤害自己或自残的方式,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感,填补心中的空缺。
生活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疲惫时可以玩游戏、看电影、外出旅游,做一些让你放松、快乐的事情,一旦遇到陷入低沉的情绪,可以和家人、朋友说说心里事,可千万不要自己憋着。
国内外,曾先后发生过多起有关烦闷症患者自杀的案例,就连我国许多知名影星,如:乔任梁、张国荣、尚于博、陈琳等人,皆是因为烦闷症自杀身亡。
烦闷症患者发病前,或经常将这6句话挂在嘴边,自测看看你说过几句。
01
“烦闷症”经常会说的6句话,假如你没说过,说明心理非常康健
第1句:“都是我的错”
对于烦闷症患者,他们总是以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认为自己什么都干不好,对于我们正常人内心会有自我掩护意识,但是烦闷症患者一旦犯了错误就会将所有的责任揽在自己的身上,总是说“都是我的错”。
原来一点点小事,烦闷症患者会将其无限放大,而且还会认为自己的存在会拖累四周的人,总是以为自己还不如离开这个世界,四周的人也能得到解脱。
第2句:“我真的好累呀”
很多人经常会将“我好累呀”这句话挂在嘴边,随着生活节奏的加速,人们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上班族和学生在长期接受上司或其他因素的高压影响下,精神状态也会变得越来越差。
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人们会以为身心疲惫,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长期受到严重的打压,都会使人逐渐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感到精神憔悴,变得心神不定,无法对外界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为生活非常疲惫,不想面对外界的一切,逐渐封闭自己。
第3句:“我好像生病了”
患有烦闷症的人经常会以为自己好像生病了,不知哪里不舒服,但总是以为浑身不对劲,不想出门,不想与外人打仗,就连家人与自己说话时也总是爱答不理,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他人。
烦闷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停滞,需要他人的关注和爱戴,如果你身边的朋友经常以为自己生病了,请多抱抱他们,给予一定的温暖。
第4句:“太无聊了”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反复发生的,好比用饭、睡觉、工作,就像一个呆板一样,每天循环着一样的事情。
再加上工作生活压力大,更会导致成年人心理负担加重,长时间处在负面情绪之下,更会变得沮丧,对任何事情失去兴趣。
所以对于患有轻度烦闷症的人群来说,也是经常把”太无聊了“这句话挂在嘴边。也是常常诉苦,所以身边有这样的人群,更应该引起重视,实时地进行心理疏导。
第5句:“如果我离开了,你们就能轻松了”
在烦闷症患者心理结构他们往往认为自身生病或者长时间易怒的情绪,给自己的家人以及朋友造成了强盛的累赘,自身的父母需要时时刻刻照顾自己的情绪和衣食起居,不能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发展主要将精神全部放在自己身上。
烦闷症患者来面对父母的照顾和亲朋好友的慰问 已经无比的挣扎和焦急,他们往往认为“如果我离开了,父母和朋友就能轻松了”也能按照他们想要的生活继续发展下去,反而自身在他们身边造成了生活停滞。
第6句:“活着真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
烦闷症患者即使在前期得不到心理大夫的辅导和药物的治疗,通常也会浮现出自杀自残以及自虐的行为。
一旦烦闷症患者以为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对自己产生了疏远,则会失去对生活的希望以为在人间只会拖累他们“不如死了算了”面对自身的自残或者自虐行为,他们在心里往往会得到一定的满足。
02
哪些人更容易得烦闷症?
第一类:在社会生活中工作或精神压力过大的人,经常昼夜颠倒,熬夜加班,身体长期处于这状态,心里极度烦闷的人容易得烦闷症。
第二类:性格内向克制,不愿与他人攀谈,不愿交朋友,不愿外出,情绪往往处于负面状态,无法正常抒发的人容易得烦闷症。
第三类:长辈中有患烦闷症的人,烦闷症有很强的遗传性,若父母双方均为烦闷症患者,那子女遗传烦闷症的几率高达30%~40%,若父母单方为烦闷症患者,子女患烦闷症的几率为15%~20%。
03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烦闷”倾向?
1、留意力降低:经常或连续性出现反应速度变慢、逻辑明白能力削弱,甚至别人说一句话都要好久才能反应过来,领导交代的工作或学习任务甚至也无法正常完成。
2、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产生“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是我没用”等心理,出现不自信、不敢同他人攀谈等表现。
3、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总能听见谴责性幻听,以为自己罪孽深重,对这个社会毫无用处,对四周的亲人朋友没有助力,认为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万事都是自己的错。
4、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认为没有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不抱有希望。
5、自伤或自杀的观念行为:感觉生活没有意义,认为自己的存在多余,从而产生伤害自我、自杀相关的念头,这种有显着的自伤或自杀倾向,或者已经出现此类行为。
6、就寝停滞:出现差别程度的失眠、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症状。
7、食欲下降:即使是面对自己喜好的食物也以为没胃口,不想用饭。
以上七条,如果占3条及以上,就要考虑自己是否有烦闷的倾向,需要实时调解情绪,必要时,实时就医检查,寻求心理大夫的安慰和诊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