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指导学习打卡——幼小衔接“衔”的到底是什么
2022年3月22日 阴
今天的课程讲幼小衔接,这个题目会困扰到很多家长。这节课的核心词汇我认为是成长。
儿子读幼儿园的时候我不在身边,所以没有太多的经验和感触。就讲讲我和老弟小时候的故事。
小时候我随爸妈搬到镇上生活,那时候我才三岁,正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岁。镇上只有唯一一所幼儿园,名字也非常普通,叫中心幼儿园。对于幼儿园发生的事变,我能够记住的不多。我只记得每天我会准时被送到学校,学校有很多和我差不多的小朋友,还有表面看起来平和可亲现实上也会喜怒无常的老师。
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学校的铁门好像一道闸,这道闸把自己隔离在一个陌生的天下。有一些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对于人生中的第一次分离不能忍受,哭得撕心裂肺,仿佛天下末日。我有没有哭真没有印象,没听老妈讲过,大概是没有吧。我很能习惯分别,可能我小时候已经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分离是人生的一大主题。
我现在看我小时候的照片,有几张是在幼儿园拍的,扎两个羊角辫,还蛮可爱的,照片是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拍的,眼神中透露出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我背的书包是老妈扯的花布做的,老妈是个能人,什么都会做。我现在知道什么叫能人,就是生活让你无所不能,慢慢你就超越了人性,成了大神。一个能人一般会搭配一个巨婴,一正一负相互做功就抵消了,老天一般都会这么安排,他得让这个天下保持平衡。
这一扯又扯远了,照旧讲幼儿园的生活吧。
我印象中小朋友好像不怎么活泼,没见到太多撒欢玩的,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其时是这样,所以看周围的情况才是这样。一些小朋友经常耷拉着脑壳,缩头缩脑的,好像被人打懵了似的,眼眶里的泪水随时都准备往下掉。尿在裤子里了哭,抢不到玩具哭,被小朋友打了也哭,我在此起彼伏的哭声中镇定自若。
幼儿园学了什么我忘得差不多了,我对一些舞蹈还残留着一些记忆。有个老师长得白白净净,清秀可人。我很喜好看她舞蹈,也特别喜好跟她学舞蹈,人一旦遇到喜好的东西却总不能喜好个尽兴,她的课安排的特别少。她教会了我们一支舞蹈,跳起来像蝴蝶一样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最喜好跳这支舞蹈了,这是我印象中唯一会跳而且自我感觉良好的舞蹈。
自从学会这支舞,老妈经常让我向别人展示。有一次去大姨家,一群乡亲聚在一起闲聊,有些大人会逗我玩。不知是谁提到舞蹈,老妈让我展示一下,我内心有点点羞涩,乡亲们起哄说,跳吧,跳给我们看看。我的眼睛转向老妈,老妈看着我的眼神中有鼓励和期许。于是我开始跳起来,跳得怎样我压根不知道,可能还不如我平时发挥得好。大人们都给我喝采,我从这些喝采声中得到了一种深深的满足和自豪,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大伙给我鼓掌,我一看这阵式,羞涩地笑了,赶紧躲到老妈身后。
这是仅有的一次高光时刻,从这以后我几乎很少有这样的体验,这一次好像把我舞蹈的才能用尽了,这究竟在有点蹊跷。现在想想,这些经历实在发展了我宝贵的感知力,让我在做这些事变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和身心合一的美妙,还发展了肢体的和谐能力,让我感受到自己的“能”,这种能不一定是指你展现的结果真的有多么出类拔萃,你的程度真的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而是你在做这些事变的过程中发展了一种自大的品质。这种时刻觉得自己可以做到,认为自己“能”的内在感受才是弥足珍贵的,在人生的某些阶段,它积攒的内在力量会让我时刻保持乐观和向往。
我最盼望午餐的时光,这时候全部的小朋友都像森林里面的小狼,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等着被投喂。我们拿出自己的饭碗,眼巴巴地等着老师把饭菜端到教室。有一次我实在饿极了,一鼓作气把饭干完了,这时老师在讲台上对着全班同学说不够还可以再加,我便拿着空碗向老师走去。那天老师估计心情不好,他很凶地问我,你怎么又来了。我心里有点害怕,哭丧着脸说,我还没吃饱,你刚刚不是说可以加吗。老师这下不作声了,不情不愿给我加了一勺。
我在幼儿园待了整整三年,幼儿园的生活让我对学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时候老师也不会教太多知识,玩耍的时间照旧很充裕的。
老弟从出生后一直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大,我上小学后爸妈才把他接到身边,我这才知道有一个弟弟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老弟很聪明,没上过幼儿园,只上了一年的学前班。学前班就设在小学里面,单独的一栋小洋楼。老妈叮嘱我,每天上学和放学都要带上弟弟一起,于是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都牵着他的手,我可喜好他了,因为他是我弟。
他长得虎头虎脑的看起来很可爱,同学给我了什么好吃的我第一个都会想到他。有一次一个同学给我了一点酸梅粉,我从作业本撕了一张纸,把酸梅粉包起来跑到他的教室喂给他吃。偶然我跑到他教室门口,什么也不做,就看看他在干什么,心里就很满足了,那时候我还很像个姐姐的样子。
老弟上完一年学前班就升入小学一年级,在学习方面他比我沉稳,长期都是学霸,现在照旧博士。万幸的是我误打误撞生活也还过得去,要不然估计我就要成为反面教材了,哈哈。
我和我弟两个人一个上了幼儿园一个没上幼儿园,但都能顺应小学的生活,那分析老师的观点是对的。幼小衔接“衔”的是幼儿的一些基本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去培养。家长着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好奇和兴趣,充分发展孩子的感知力,等孩子年岁大一点,他的各种能力自然会发展出来,学习知识就像探囊取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