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922|回复: 0

当你感觉撑不下去时,请点开本文!(建议每个人都看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8 20:27:0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你还在抱怨着生活的琐碎,吐槽着工作的不满,觉得学习无聊,为感情郁郁寡欢,感觉就要撑不下去的时候,请看看本文,我们带你去重新认识如许一个人。


在我们眼中,成为这个“角色”是幸福的。但我们常常忽视这个“角色”在身份转变时遭受的痛楚和折磨。


尿频、便秘、脱发、长斑、身材渐渐走形,扯破的剧痛,漏尿、腰痛,甚至抑郁……这些感受,非亲身无法体会。


而这些也正是这个“角色”所经历过的,她就是母亲。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成为妈妈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了解了妈妈在孕期、生产和产后承受的压力和身体变化,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积极地面对一切呢?


这是一篇有温度的科普,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的妈妈:祝母亲节快乐!





十月怀胎,
妈妈的身体会经历什么变化?






孕吐


许多孕妈在妊娠1~3个月左右会出现味觉、嗅觉敏捷和呕吐等正常的生理征象,这与体内雌激素、HCG水平有关,一样平常在3个月后渐渐消失。
缓解方式

  • 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 注意休息及作息规律
  • 如果呕吐剧烈且无法进食进水,及时就医


尿频


妊娠2~3个月时,随着子宫渐渐增大,克制膀胱,孕妈会出现尿频症状。
缓解方式

  • 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 如伴有尿痛、尿急甚至血尿,需立即去医院检查排除尿路感染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妊娠期黄褐斑


妊娠斑(学名黄褐斑或黑斑)是妊娠期雌孕激素增加,促进黑色素细胞增生、活跃,形成的斑块。研究表明,多达70%的孕妇在妊娠3-5个月时会出现颜面皮肤黄褐色斑块。


胎儿娩出后大多会自然淡化,但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少部分孕妈的黄褐斑不会完全消失,或淡化时间较久,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
缓解方式

  • 避免日晒,作息规律,保持好心情


妊娠纹


妊娠5~8个月时,腹壁、大腿内外侧、臀部、胸部、后腰部、手臂等处可能出现一些宽窄不同、长短不一的粉红色或紫红色的波浪状花纹。


这是由于子宫增大、腹壁皮肤变薄,加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皮肤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损伤或断裂。


胎儿娩出后这些花纹虽然能变浅,但也会留下永久的瘢痕线纹。
缓解方式

  • 加强体育锻炼,孕后控制体重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便秘和痔疮


怀孕后,体内高水平的孕激素以及不断增大的子宫,挤压胃肠道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便秘。妊娠晚期胎头入盆后直接挤压直肠,使得便秘症状明显加重。如果腹后壁静脉受克制影响其血液回流,就会形成痔疮,严重者可能危及母婴安危。
缓解方式

  • 多喝水、多食富含粗纤维素的蔬菜瓜果
  • 有意识地练习提肛活动





生孩子后,
妈妈的身体会有哪些明显变化?






腰痛


产后身体多虚弱,骨盆韧带松弛,子宫尚未完全恢复。如果不注意休息,因哺乳、护理婴儿等久坐、久站,就会对腰背部的肌肉产生持续的克制,甚至导致盆腔淤血,出现腰痛症状。
缓解方式

  • 只管采取侧卧位哺乳的方式
  • 站立位时可佩戴收腹带


抑郁


研究表明,15%~30%的孕妈会在产后6周内产生抑郁情绪,但大部分在半年内会自行恢复,严重的可能持续1~2年。


产后抑郁与孕妈的遗传因素、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社会、家庭环境引起的生理因素等有关。
缓解方式

  • 家庭成员给予足够的关爱、明白和呵护
  • 必要时向专业医生咨询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漏尿


产后最尴尬的事,莫过于忽然漏尿,大笑、突然咳嗽、快走几步……都可能出现。


这是由于在妊娠期子宫渐渐增大,克制盆底的肌肉,膀胱和尿道被克制渐渐失去合理的生理角度,加之产后盆底的肌肉和韧带松弛,容易出现漏尿。这种情况较常见,通常在产后1~2个月会改善。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产褥期泌尿系感染导致的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这种情况应去医院治疗。
缓解方式

  • 注意私处卫生
  • 进行盆底肌锻炼:用力收缩肛门,夹紧臀部,持续5s,然后放松,云云反复20次左右,一天3~4组


腹直肌分离


妊娠期子宫渐渐增大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从腹中线(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正常情况下产后会再次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1年即回到原先位置。


但如果遇到腹壁自己薄弱或双胎、子宫过大、多产等情况,产后1年仍无法回到原先位置,就是产后腹直肌分离症了。
自测方式

  • 平卧做仰卧起坐动作,两侧腹直肌之间有纵向、凹陷的深“沟”存在,一样平常超过3指以上为明显的腹直肌分离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妊娠哺乳相干骨质疏松症(PLO)


妊娠期或哺乳期母体受低雌激素、泌乳素、甲状旁腺激素等影响,钙从母体转运到胎儿或婴儿,母体发生骨量流失,骨组织的细微布局发生改变,进而发生骨质疏松,造成骨骼疼痛甚至骨折。
缓解方式

  • 妊娠晚期补钙


脱发


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剧变,孕期及哺乳导致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缺乏也可能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与代谢。
缓解方式

  • 保持愉悦心情,注意营养均衡,一样平常脱发会自行停止


妈妈在孕期,身体的大部分器官,都在为新生命腾地,产后身体功能又发生了变化,而当她们迈入老年时,各项机能下降,失眠、骨质疏松等问题还可能困扰着她们。





步入老年,
妈妈的身体真没你想得那么康健






失眠


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激素水平下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等,老年人会出现睡眠节律紊乱、夜间片断睡眠等症状。


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失眠症的发病率靠近50%,女性往往更易失眠。
缓解方式

  • 家人给予充分关爱与呵护
  • 有心肺等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视情况进行药物、生理辅助物理治疗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老年痴呆


即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65岁以后发病者称为老年性痴呆,其病因迄今未明。重要表现为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渐渐下降、精神和举动障碍
缓解方式

  • 一经诊断应尽早采取系统治疗
  • 辅以科学的护理,亲人的悉心照料和伴随
  • 加强对生活能力及记忆力的训练


骨质疏松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激素水平下降,骨丢失、骨重建处于负平衡,导致骨量低下、骨微布局损坏、骨脆性增加。表现为骨痛、脊柱变形、容易发生脆性骨折,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以是早期的预防至关重要。
缓解方式

  • 均衡饮食,多食用富含钙、低盐、优质蛋白的食品,戒烟、戒酒
  • 可常规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维持骨骼康健
  •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及日照


脑梗


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包罗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抽烟、喝酒、肥胖、高血脂等,这些因素导致脑血管硬化、脆性增加,脑血管内斑块形成阻塞血管,引起脑细胞缺血缺氧坏死。
缓解方式

  • 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体重
  •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多活动
  •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


爱妈妈从小事做起
别嫌唠叨,多听她讲讲琐事
多点关心,定期带她检查身体
空出时间,给妈妈打个电话
高声告诉她:“我爱你”
趁有生之年,待她好些
别让自己后悔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愿所有的妈妈康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