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美食大国,食物众多、品类丰富、风格不一……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而各个地方的美食也常常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近日,东论网友@东山艸1晒了外乡邻居做的美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他的邻居是江西人,老家在鄱阳湖那边,有十月初一做糍粑的风俗。
出于好奇与探索精神,网友观摩了他们做糍粑的整个流程,并将之晒于网上。
第一步、烧炉子,蒸糯米。
第二步、将蒸熟的糯米倒进捣臼里。
第三步、樁糯米,一开始两人,后面多人,这个过程需要20分钟。
不断的樁,樁了约20分钟,樁熟了,看不到米粒了,就结束了。手里蘸上一点油,把棍子上沾着的都剥下来 。
第四步、摘下糯米团,搓成圆球,到这一步就可以吃了。
第五步、搓成扁圆状,晾开,完工。
这个美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有人以为,这东西宁波也有,只是叫法不一样,宁波本地叫块或者糯米块;更多的网友则以为南方各地都有类似的风俗,就是称谓上有所不同。
帖主自己也在批评区和网友一起讨论,表示宁波的做法与江西的做法在过程中略有不同,比如江西人在樁糯米时用的是棍子,而宁波人的工具则是捣子头,一根柄前面还有一个榔头;叫法上也有所不同,宁波这里蘸着白糖芝麻屑现做现吃的叫做“糯米麻团”,江西叫做“糍粑”;宁波这边晾冷了之后叫做“糯米块”,江西那边晾冷了之后也叫做“糍粑”。
看看东论网友是怎么说这种美食的:
@墟落暮色
老根本宁波农村冬天的时间也做这个,宁波人叫“块”。
@密码2
宁波人叫糯米块,长条的叫年糕。
我们老家叫糍粑,通常是圆的和椭圆的,一般不做成长条形。
@joehfou
南方各地都有类似的风俗。
@理想家园
这话怎么说的……阿黄桑年糕。
@道法自然88
各地都有,只不外叫法不同。
@好摄之徒suv
块。满满的儿时味道。
@芳连家维
过去,每到年底,家家户户都要做一些,有劳力的家庭抬来捣臼自家门口做,没劳力的家庭求带帮着做。
@中年大叔
宁波人这个块做完后上面还要印一个红色印子。
@大红星
糍粑。宁波的宁海、奉化、象山都有。
@钱舞
跟宁波的做法差不多,吃起来就不知道了。
@独舞者
老家叫麻糍,红白喜事必须要有的。
@cn0574@qq
这类传统食品都快要消失了,如今人吃东西都要吃新鲜的,放了几天再吃感觉就不太好了。
你吃过这种美食吗?味道如何?
来批评区说说看法吧~
资料来源:东方热线 编辑:繁花依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