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偶然会遇到久治不愈的环境,针感痴钝,得气困难,甚至出现气逆,导致病情加重。
针灸具有调虚实、阴阳的作用,有赖于经络运行气血,反抗病邪,传导感应等生理功能的正常。假如久治不愈,除了辩证,配穴和手法的问题外,经络系统的状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刺节真邪》记载:“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本身。”意思是说,有的不治之症是由经络失调引起的。
《行针》记载“或数刺之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而病亦甚”这些都表明,古人很明白,一些内外因素会导致经络失调,反应能力减弱,或久治不愈,或越治越严峻。
由很多原因导致的经络气血过分耗伤,经络机能的减弱称为疲劳征象。经络疲劳分为局部经络疲劳和整体经络疲劳。
经络疲劳的原因可分为内源和外源。内源一般是大夫的失误,用针不对,刺激太大,疗程太长大概深浅不对等因素。偶然候,艾灸,耳压,按摩,拔罐,埋线等等综合疗法也是经络疲劳的原因。内源性一般是患者本身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不会保养,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调回。
怎么判断经络是否疲劳?
(1)病人多方求医,久治不愈,越来越严峻。
(2)针感失常。数刺乃知。刺之而气不至,针刺后症状不减,反而加重。
(3)正气虚,轻易反复感冒。
假如经络出现疲劳,不要急于治病,应先调节经络的状态再治病。针刺间隔时间是非要看功能状态,状态良好,间隔时间可以短一些,假如已经疲劳,间隔时间应该长一些,等他恢复到最好的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