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78|回复: 20

低层次家庭,喜好不绝“讲道理”,而高层次家庭,爸爸会做3件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8 11:39:13|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 芒来小姐


最近,看到一则让人忍俊不禁的新闻:
父亲节当天,一名江苏门生给父亲发信息:
爸爸我爱你。
父亲回复:真不巧,我只爱你妈。





孩子哭笑不得晒出截图,
感叹“塑料父女情”。
没想到网友纷纷点赞:
父母关系这么好,你就偷着乐吧!


这样的互动,简直是件好事。
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
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孩子对天下的初印象。


爸爸爱妈妈,妈妈更爱这个家;
妈妈被呵护,家庭氛围更积极。
于是,孩子就能在爱中成长。
成年后,也会更加成熟、自信。


而“爸爸爱妈妈”,
也是孩子得到的最好的教育。



智慧的爸爸,都懂得给妈妈放假


曾看过一个视频:
父亲去女儿家里做客,
半子悠闲地玩着游戏,
女儿一边打电话对接工作,
一边摒挡乱堆的玩具、脏衣服。


父亲见此悔恨不已。





曾经,
老婆在家里忙得脚不沾地,他视若无睹;
如今,女儿步入母亲后尘,
成了全家人的“老妈子”。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
他想告诉曾经的自己:
给老婆放个假,自己去承担更多的家务。


为什么呢?
因为,丈夫对老婆的态度,
藏着孩子在未来的样子。


女作家入江之鲸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在地铁上,
一个小男孩跑得很快,
占了一个空位,
随后,他对旁边的妈妈说:
妈妈快过来,这里有位置!


妈妈说:
你坐,我和你爸站着。
男孩却说:
我是男孩不用坐,妈妈你坐。
她坐下后,丈夫给儿子投去赞同的眼神。





其实,
这位丈夫正在上班路上,
而儿子和老婆要出去玩。


到了丈夫下车时,
他还严肃地告诉儿子:
你一定要照顾好我媳妇,
不许哭闹,不许惹她。
那是我媳妇,懂吗?
我去给你们挣钱!


男孩拍着胸脯保证,
那副小大人的模样逗乐了全车人。


有这样一个爱护老婆的爸爸,
亲子关系怎么可能不好呢?


美国作家琼.安德森认为:
妈妈一定要有自己的小假期。





毕竟,无止境的付出,
对自己和他人都很可怕。


而没有压力的妈妈,
情绪得到了调节,
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
共情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身心才会更健康。


所以,
智慧的爸爸都懂得给妈妈放假,
被丈夫呵护的女人,
心灵柔软安定,
更擅长采取包涵,
也更能创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



优秀的爸爸,都懂得尊重妈妈


闺蜜和儿子外出办事,
无意间得知丈夫在孩子面前批评“妈妈很笨”。
闺蜜气坏了,回到家,质问丈夫:
为什么当着孩子的面不尊重她?


丈夫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连忙致歉:
“我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儿子会记住。”


“对我有任何不满,
你可以私底下跟我提,
但绝不能伤害我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心理学中有一个“皮格马利翁定律”:
人们会不自觉接受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尤其是喜好、倾慕、信任的人。


父母有争执和冷战时,
孩子是能感受到的。


哈佛大学一项持续75年的研究发现:
父亲尊重母亲,
孩子成年后,
能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情绪,
拥有更高的自信水平和自负水平。


这种尊重,
并不单来自送礼、牵手,
而是发自肺腑尊重老婆的品德。


比如,尊重妈妈的感受。


法国男性以赞美母亲为荣,
商家会在儿童用品上写“我和妈妈一样漂亮”“我爱妈妈”等字。
他们会用现实行动,
号召丈夫们维护自己的老婆,


美国的一所大学用三年的时间去研究169个5—10岁的孩子。
研究结果发现:
夫妻关系不和谐、父母容易相处责怪的家庭里,
孩子容易抱病,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但是性格开朗、家庭氛围轻松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
不但很少抱病,也不容易被心理问题困扰。


又比如,尊重妈妈的话语权。


好的教育里,
伴侣不会当着孩子的面拆台。
亲子关系发生抵牾,
爸爸始终站在妈妈这边,
允许孩子表达愤怒,
但不会帮腔作势责怪老婆。


教育有争执时,
不会当着孩子拆台,
而是会私底下沟通。
让孩子知道“家里妈妈说了算”。


无形中减轻了育儿负担,
也让妈妈更自信、更有原则。





教育统一成一种声音时,
孩子心理也会更健康。


心理学上有一个“手表定律”:
一个人只戴一只手表,
他就能准确地掌握时间。
如果戴上两块手表,反而无法掌握时间了。


孩子弄不清哪边才是对的,
说话、做事的分寸感会被破坏。





美国著名的脑科学家梅迪纳教授,
曾收到过一位父亲的疑问:
我怎样才气帮儿子考上哈佛?


梅迪纳教授说:
从现在开始,你回家好好爱你的老婆。
有人追问:
为什么您让那位爸爸回家疼老婆?


梅迪纳回答:
在美国,
对学业成就的最佳预测指标,
就是家庭情绪的稳定性。
而家庭情绪的稳定性,
大部门可以被老婆的情绪预测。


他的言下之意是:
老婆情绪稳定,家庭氛围温暖;
孩子在温暖氛围中成长,性格自律自强,
学习全神贯注,才气过考上名校。



乐成的爸爸,都懂得陪伴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
比父亲缺席更可怕的,是缺乏父爱。


父亲很少在家,或从不认真陪伴,
哪怕妈妈无比尽责,孩子内心也有缺憾。


一名儿科医生发现,儿子在考试中造句:
我的爸爸老是上夜班。





他又心酸、又愧疚地问孩子:
怎么会想到造这个句?
孩子回答:
因为你天天都不在家,我看不到你。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
孩子6-8岁之后,父亲的重要性渐渐放大。


同样一句话,
由爸爸说出来,
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妈妈的50倍。
所以,智慧的爸爸重视陪伴。





陪伴男孩,
爸爸要常和他一起玩游戏,培养大胆、自动等风致;
陪伴女孩,
爸爸要常夸奖她的努力和优点,引导她树立自我掩护意识;


具体怎么做呢?
睡前抽20分钟陪孩子,
给他讲几个睡前故事;
出差在外,坚持和孩子视频聊天;
外出回家后,为孩子带礼物。
每隔一段时间,便带着孩子外出旅行。
工作再忙,也会每周抽出时间给孩子做饭。


只要用心,都能让孩子感受到:
爸爸爱我,爱妈妈,爱这个家。





爱是超越情势的精神慰藉,
妈妈看到爸爸陪孩子,也会心里一暖:
“育儿这件事,不止我一个人在战斗。”


网上有句话:
会挣钱的爸爸是凡品,
会做饭的爸爸是珍品,
会带娃的爸爸是稀缺品,
会表达爱的爸爸是极品。


爸爸表达爱,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是行为:
对老婆好、尊重老婆、陪伴孩子;
另一方面是语言:
经常赞美老婆、鼓励孩子、对家人传达正面积极意见。


所以,好爸爸懂得表达爱,
让爱在关系里潺潺流动,
为全家人积聚幸福的源泉。


这篇文章,
值得建议爸爸们收藏,
愿爸爸们,懂得爱人,
愿所有的妈妈,都被好好地守护。
—— End ——

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男女观察员,已出版《姑娘,活得大气才够出色》。部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15:12:5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会挣钱的爸爸是凡品,会做饭的爸爸是珍品,会带娃的爸爸是稀缺品,会表达爱的爸爸是极品。爸爸的爱,妈妈的爱会让家里充满温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18:35:2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讲道理的家庭,我不知道层次能高到哪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22:39:4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奢望!这种好男人太少了,先不说能否做得到,有这种意识的已经非常稀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15:02:0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做个好丈夫,好爸爸[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21:36:22|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9 16:50:2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这个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23:43:3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被丈夫呵护的女人,心灵柔软安定,更擅长接纳包容,也更能创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所以,男人决定了家庭是否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17:57:2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品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4 23:44:1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聪明的人往往用讲道理的方法/思维,教育孩子,处理教育中的问题,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智慧的父母,懂得事物发展运动的核心规律与处理判断事物深度对错利弊与远近关系。化繁为简,解决孩子成长的核心问题,次要问题就无师自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