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65|回复: 0

天下防治肥胖日丨 儿童肥胖需重视,“食育”应从娃娃抓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2 09:10:1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1日是天下卫生组织确定的“天下防治肥胖日”。据《中国住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陈诉(2020年)》统计,我国已成为环球超重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我国已有超过50%的成年人和近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其中,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到达了10%。也就是说,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中,每10个就有一个胖小孩。

我国儿童肥胖问题不容小觑,但一提“减肥”,很多人总觉得这和孩子无关,有的传统观念甚至以为孩子小时间胖一点不要紧,反而显得可爱,长大了就会瘦。事实上,孩子们长大了并不会自己瘦下来。儿童时期的肥胖与青春期肥胖乃至成年肥胖高度相关。很多肥胖孩子的体重增速峰值是在2-6岁期间。2岁时就肥胖的孩子,仅有一半可以在进入青春期后摆脱肥胖,而3岁时肥胖的孩子,有近9成在进入青春期后仍是超重或肥胖。
儿童时期肥胖对孩子影响深远,老师和家长的积极克制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肥胖危害大



1
肥胖儿童恒久或大量食用高油脂食品,会造成血管中油脂堆积,极易诱发高血脂。
2
恒久高糖饮食,如喝饮料、吃甜食,加之不爱运动导致过度肥胖的儿童,出现糖尿病的概率会非常高
3
肥胖儿童的脂肪会引起心脏结构的变化和心脏血流动力的改变,过多的脂肪堆积导致心脏血量和心脏输出量增加,严重会诱发高血压
4
肥胖儿童消化体系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4%)。
5
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因而易患感染性疾病。
6
重度肥胖会使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腔,呼吸受限。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如哮喘。还会形成睡眠障碍,而且恒久的慢性缺氧,也可能诱发心脏疾病
7
肥胖或超重儿童易导致体内的激素程度异常,发生性早熟,可造成骨龄提前,使孩子的生长空间受限。导致终极身高低于遗传身高
8
因肥胖产生的皮肤褶皱的位置多,出汗易发生真菌感染、痤疮等皮肤问题
9
肥胖还会引起心理压力。导致孩子不愿交际,自卑,内向,社会的适应能力也差。从而出现智力障碍、学习能力降落等。
日本为何肥胖率低
在天下多数国家的人们都处在超重和肥胖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日本却是个例外。《2020天下卫生统计陈诉》显示,日本是天下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是发达国家中肥胖率最低的国家,日本的成年人肥胖率仅为4.3%。此外,日本住民平均寿命到达83.4岁,连续多年蝉联第一。

何以云云?
日本重视食育的做法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国家主导
政府推行《食育基本法》

“食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896年日本著名养生学家石冢左玄的著作《食品养生法》中。2003年,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在其施政演说中使用了“食育”一词,食育开始在日本社会流行。
2005年,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将其作为一项国民运动,以家庭,学校,保育所,地域等为单位,在日本天下范围进行普及推广。通过对食品营养、食品安全的认识,以及食文化的传承、与情况的调和,对食品的感恩之心等,来到达“通过食育,培养国民终生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人性”这一目的。
《食育基本法》夸大,食育乃生存之本,更是智育、德育和体育的基础。食育不单是烹调技术,而是关于对食的认识、营养学、传统食文化以及成为食品之前的初级产品、加工产品的生产的综合性教诲”。
当今天下,由政府主导预防和管理由食品引发的健康问题,并不鲜见,但日本却能够将食育提升到国策的高度,并以立法形式规定社会各界应负的责任,自上而下地贯彻食育,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2
全民推进
高质高效实施食育计划
《食育基本法》规定,内阁以及各地方政府都要设立食育推进集会,制定“推进食育基本计划”食育作为全民运动加以推进,各级政府、家庭、学校、保育院、保健所、医疗机构、农林水产业者、食品加工业者以及志愿者团体等都负有重要责任

日本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推行食育教诲,引导儿童参与食品生产,不同的教诲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循序渐进。在幼儿园、小学阶段,食育注意防止偏食、珍惜食品、掌握吃饭礼节等。中学生则要学习食品的特征,掌握健康饮食知识。

通过学校教诲活动确保进行食育的时间;制作散发关于食育的学习资料;向学生普及各种健康常识,如肥胖、过度瘦身、不吃早饭的影响。在校外,加强与学生家长及当地住民组织、保育院、生产者团体的联系和合作,组织学生到场关于农林渔业生产以及食品加工、流通、烹调和食品废弃物再利用等体验活动。

此外,家庭也被以为是重要的食育场所。如果少年儿童在家里“好好活动、好好吃饭、好好睡眠”的基本生活风俗被打乱,就会导致学习欲望和精力降落。为此,日本文科省编写了《家庭教诲手册》以及多种少儿科普读物,提出“一天从早饭开始”“一起吃饭很重要”等理念,作为教诲委员会、家长会和有关团体组织学生家长学习的教材,以进步他们的食育程度。
“食育”应从娃娃抓起!



“食育”面向各年龄段和不同人群,但尤其应以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教诲作为重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帮助幼儿养成精良的饮食风俗”。可见,3~6岁是幼儿饮食风俗形成的关键期。给予幼儿恰当的养成教诲,将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夯实基础,培养受益一生的好风俗。
如果没有捉住时期,形成精良的饮食风俗,拥有健康营养的饮食能力,形成丰富的味觉能力以及精良的用餐礼节,今后将较难纠正。



一个懂得如何区分什么健康,什么不健康的孩子,更容易饮食健康和饮食节制。如果全民都能够参与到孩子的食育教诲中,学习相关知识,那么孩子肥胖的现象也将得到控制和减少!
对于行为和风俗养成的儿童群体来说,开展以幼儿园、学校为基础的“食育”行动,实现传承中华民族精良饮食文化、满足儿童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的目标,刻不容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