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养儿防老,可是如果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不精确的话,这可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身边就有许多老人,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款项都奉献给了孩子,可是到头来,孩子却很不孝顺。
面馆里的母子,老板预言:妈妈将来会进养老院
一个卖牛肉拉面的小店里,一对母子进来吃面。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走在前面,看来是刚刚才放学。妈妈跟他身后,手里拿着孩子大大的书包。他们母子点了两碗牛肉面,还要了一小碟酱牛肉。
饭菜上齐了,男孩一把拽过来盛牛肉的小盘子,几筷子就把牛肉夹起来,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妈妈还没有动筷子,他又伸出长长的胳膊,把妈妈碗上漂着的两片牛肉夹进了自己的碗里。
男孩吃饱了,心满意足地走出去了,妈妈急匆匆地付完账,拿着书包赶紧跟出去了。饭店里已经没有几个客人了,收拾碗筷的老板,一边收拾桌子上的东西,一边摇头,对着自己的妻子说:“这个妈妈老了以后,能住进养老院就不错了。”
小饭店的老板,从这对母子吃一顿饭,就分析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大概率是一个不孝顺的孩子。
他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从这顿饭里,看出了什么呢?
第一,这个妈妈非常溺爱孩子,孩子一点规矩都没有。
孩子在餐桌上吃饭,可以很好地表现父母对孩子家庭教育。这个男孩把喜欢吃的牛肉自己一个人独享,说明他非常自私,是妈妈对他溺爱的效果。可能这孩子在家里也是这样的,有好吃的食物,从来都是自己一个人吃,他很风俗这样做。
我们中国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尊老在前。如果孩子和长辈一起吃饭,长辈要上座,要先动筷子,晚辈才能坐下动筷子吃饭。
这孩子吃饭不懂得规矩,更没有一点心疼妈妈的意思。如果孩子就这样长大,以为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对父母也是没有一点感恩之心的。只懂索取,不懂感恩,就是一个白眼狼的孩子,长大了也不会孝顺父母的。
第二,妈妈照顾孩子殷勤,孩子自理能力差。
十来岁的孩子了,放学的书包自己不背,还要妈妈帮忙背着。可以看出来,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很差。这大概也和父母对他的宠爱有关。
孩子小的时间,我们舍不得他们做事情,当孩子风俗了享受父母的照顾,什么也不会做,也不愿意做。我们老了,照顾不了他的时间,他也没有能力照顾我们。我们身边的一个个生活中的“巨婴”,他们大多数也是不会想到孝顺父母的。
我们养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长,带给他们很多的快乐和幸福。等到我们老了,当然也希望有一个孝顺的孩子陪伴我们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父母想要安度暮年,有一个孝顺的孩子很重要,要从小培养孩子有孝心。
一、培养孩子善良、正直的人格。
有的人特别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好,对父母也是一样。我们从小培养孩子,对他无私奉献,孩子很容易长成自私自利的人。等到父母老了,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百善孝为先,我们培养孩子善良、正直的人格,要从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区别,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可以通过给孩子讲一些真善美的故事,让孩子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父母更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孩子学习怎样做人。
培养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比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更重要,更宝贵。
二、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要有能力,才能孝顺父母,一个孩子如果什么也不会做,拿什么来孝顺父母呢?以是,我们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理,也要培养孩子能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劳动。
洗衣、做饭、或者是其他劳动,让孩子学到了动手的技能,也让孩子知道父母做这些事情是不容易的。以是,那些经常帮助父母做事情的孩子,他们往往更会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三、父母不溺爱孩子,要有长辈的威信。
我们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首先要自己有做家长的威信。一些消息上报道,有的孩子对父母大打出手,也有的对父母恶语相向,这都是父母溺爱孩子的效果。孩子有错误的言行,我们该批评就要批评,不能姑息养奸,最后把孩子养成了一个白眼狼。
血缘和亲情不能说明一切,孝顺父母并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需要我们专心去引导和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