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则中国孩子以《三国演义》为类比浅谈俄乌局势的视频走红网络,且全程英语输出。清晰的逻辑,流利的表达,好像“内卷”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精英式教诲的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天才型少年”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也加重了各位“海淀区妈妈”的育儿教诲。老人总说“生娃容易,养娃难”。在造就孩子的过程中,妈妈们总是想造就一个完美的孩子,但往往事与愿违。
01 低沉期望,不期待完尤物生
有些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很多时候,为孩子的童年做选择的往往是父母。而父母的选择更多的是自以为是的为你好或源自本身的执念。
看电影《长津湖》的时候,多次感叹当年那个唱着“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的小小少年已经长成了一个热血的当代青年。再回头看看他的童年,是幸也是不幸。幸运的是在三点一线的生存里他终究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不幸的是他的童年也仅有“三点一线”。
但这也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盼。满满的爱好班之外是希望造就出另一个易烊千玺,但究竟上又有多少个孩子能入易烊千玺一样呢。每年的艺考人数不断攀升,百万大军过独木桥,又有多少人能成功站在聚光灯下?
所以,得当地低沉你的期望值。医学世家不需要人人都是医生,军人家庭也不需要每一个人投身军营。平凡的岗位上也有美好的人生。
02 专注热爱,不需要面面开花
前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武亦姝,后有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爱好所在,并专注于此中。武亦姝喜欢看书,韦东奕热爱数学,也因此专注于此中。所以,作为父母需要的是找个孩子真正喜欢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时间的爱好。
“唯有喜欢,可挡岁月漫长;唯有热爱,不畏世间无常”。坚持的动力来自于发自内心的喜爱。
柏拉图说“初期教诲应是一种娱乐,如许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童年的时光,我们更应该帮助孩子找到一生的爱好,而不是逼迫着进行各种培训。
03 说出想法,不但是被动填鸭
就像开篇的视频,且不说孩子的想法是对是错。对于父亲的这个提问孩子能够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够条理清晰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就是成功的一次教诲。
曾在网络上看到这么一句话“知是输入,道是输出,学而有述,述之成理,谓之‘知道’”。
所以知识的积累在于输出。能够有观点地输出并加以材料的佐证,那么首先就必须有知识的输入与积累,其次是知识的消化与自我解读,最后是对题目的思考和观点的自我提炼。
传统教诲偏重于知识的输入,传统的父母也很少与孩子如此同等地探讨实事。其实,我们更应该与孩子面对面的谈话,让孩子说出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不限于任何题目的,只要你愿意,那么给予孩子的信托和思考以及肯定,会让他们将来受益终生。
“内卷”的期间,我们无法避免深陷此中。
那么怎样让孩子在此中悠然自得呢?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低沉期待;其次帮助他们找到爱好;最后,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出想法。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