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菁妈
前两天在小区带着孩子玩的时候,旁边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在学走路,妈妈在后面玩手机。
没一会孩子摔到了地上,哇地哭起来,孩子的妈妈瞥了一眼孩子就装着看不到继续玩手机了。
孩子看妈妈不理自己哭得更大声了,我提醒妈妈你们家孩子摔跤了,妈妈却淡定地说,孩子学走路哪有不摔跤的,你让他摔一下,等一下就自己起来了。
果然不出这个妈妈所料,孩子哭了一下,发现妈妈不理自己,只能自己爬了起来,孩子爬起来之后走回来找妈妈,扑在妈妈身上叫妈妈抱。
妈妈跟孩子说,摔倒了自己站起来就行了!以后自己走路要多看路哦!
而我看着孩子委屈的面庞以为这个孩子应该会很受伤吧。
孩子学走路,免不得磕磕碰碰容易摔跤。
但是当孩子摔倒之后,妈妈的反应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在小的时候自己想独立又没有办法独立的时候,就需要依附妈妈,需要妈妈的安慰,需要妈妈的怀抱,需要妈妈的认可。
当孩子摔倒的时候不但仅有疼,而且会以为自己没出息,没有用,学走路都会摔倒,这种挫败的心理需要妈妈的安抚和安慰。
如果妈妈置若罔闻的话,很容易让孩子以为妈妈不爱我,我是一个不值得爱的孩子。
孩子在摔倒的时候,妈妈要牢记“三不要三要”,才能避免娃心理受伤
三不要:不要置若罔闻、不要手忙脚乱、不要责怪
①不要置若罔闻
妈妈跟在孩子后面看护孩子的时候,当孩子摔倒不应该完全地装着看不见。
应该要看孩子摔倒的时候反应是不是摔得很重,是不是摔得很疼,摔倒的时候是不是头着地了,这样才能了解孩子有没有受伤比较严重。
②不要手忙脚乱
孩子摔倒的时候,本来就不以为很难受,但是妈妈手忙脚乱地大呼起来,你怎么摔跤了,孩子本来不哭的就哇地哭出来了。
孩子他本身在学走路的时候摔伤并不是很疼,并不像大人摔跤一样,毕竟孩子个子比较小,摔倒的时候也不会摔得太重。
孩子本来以为摔跤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妈妈一看到孩子摔跤就大呼小叫起来,反而会让孩子以为自己摔跤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③不要责怪
孩子摔跤也不是他愿意的,也不是他想的,家长千万不要责怪孩子,你这么大的人怎么走路不看路,怎么这么不小心就摔跤了,你看我都不摔。
这样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因为孩子摔倒了他自己也很不开心,他自己也很难受,妈妈的责备就是雪上加霜。
有一些家长不责备孩子反而会责怪鞋子,责怪地用脚踩在地上,都怪这个地板不平,害我宝宝摔跤。
这会让孩子学会办事情做不好都是怪别人,而不想着往自己身上找缘故原由。
三要:要观察孩子、要安慰孩子、要跟孩子分析缘故原由
㈠要观察孩子
孩子摔跤之后要观察孩子的皮肤有没有受到外伤?孩子的骨骼有没有扭伤?让孩子站起来活动活动一下,如果没有太大的标题就不用过于担心,受一些外伤,家长要及时资助孩子处理。
㈡要安慰孩子
孩子摔倒即使不是很重,但是他内心也以为很挫败。
家长这个时候要安慰孩子,告诉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摔跤是很正常的,慢慢地摔多了,自己就知道怎么样避免摔跤,才能真正走得稳。
㈢要跟孩子分析缘故原由
跟孩子一起分析缘故原由,为什么会摔倒?是自己太急了?还是因为地上有东西自己没看到?这样才能让孩子避免,再一次在同样的标题上犯错,让孩子慢慢的学会更稳当的走路。
你的孩子摔跤的时候,你是怎么反应的?欢迎在批评区下方留言。
(图片均泉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