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爱吃蟹黄豆的猫,本日想和大家聊聊那些生娃后才会深有体会的那些事儿。
有多少夫妻在备孕时会常常畅想有了宝宝以后的生活;又有多少准爸爸准妈妈总爱畅想“卸货”后将如何轻松?但真的到生下宝宝后,你才发现理想实在太丰满,现实是如何残酷地打破你所有的理想!有些事情真的是只有生完娃你才会深刻地体会到。
生娃前 出产房(手术室)后宝爸一定得第一时间安慰我,抱抱我,不能只一味地关心宝宝,那是不爱我的表现。
生娃后 对于宝爸来说妈妈和宝宝又不是一起出来的,根本不存在这种先抱宝宝还是先关心妈妈的选择。
比起那一瞬间的表现,往后余生能和妈妈一起分担带宝宝的重担那才是好老公!
我有身时看过许多情感文,里面也不乏有许多描述文里的女主角和宝宝被推出产房后老公婆婆只顾着看宝宝完全忽视了宝妈的情节。也曾摸着肚子让老公发誓等我推出来不许只顾看宝宝不关心我。
可直到生娃的那天才知道自己有多傻。
对于剖腹产的我,医生是先把宝宝抱出来给家属看一眼,然后带去体检。后面产妇出来时只有自己,不停等到妈妈到了病房安顿好了宝宝才被护士直接送到病房。所以在产房外老公根本不存在先看宝宝还是先关心老婆这种选择。
就连同一个房间里的那位顺产妈妈也是在到了病房后好一会宝宝才被送过来。
追念起在进产房的前一刻我还特别叮嘱老公等我出来不可以只顾着看宝宝而荒凉我,简直是傻透了。怪不得推我进去的护工一路上都笑眯眯的。
反而在宝宝发展的日子里爸爸如果可以和妈妈一起分担照顾宝宝的重担,那宝妈才真是嫁对人了。
生娃前 孕期为了肚子里的宝宝各种忌口,等生完娃后我要把孕期吃不了的都吃一遍!
生娃后 对于母乳妈妈来说忌口的东西比孕期还多,要是奶不多需要追奶,那母乳妈妈能吃的菜更少了,每次去菜场买菜大多都是在找我能吃的菜而不是我想吃的菜
相信许多孕妈在生娃前都会给自己定一份产后“饮食筹划“,恨不得要将那些有身时不得不忌口的东西都吃个遍。我也毫不例外地有一份“饮食筹划”,什么奶茶,火锅,泡面,烧烤想想都流口水。
生完娃后才发现孕前那些忌口简直是小意思,为了保证奶水的质和量,撤除每天都有各种喝不完的汤外忌口的蔬菜水果也是一大堆,尤其是对于奶水不足的我来说,对照着那长长的一份母乳忌口清单,每天就那么几样菜可吃,感觉天都是灰色的。
孕期对于有些需要忌口的东西,比如冷饮,辛辣食物,小零食等等还可以偷吃。可在生完娃后连偷吃都不敢,不为别的,一个吃不对宝宝吃完奶后很快就会有所反应,不是拉肚子就是过敏红眼睛起疹子。
看着那么小的人由于自己不忌口而不舒服的哇哇直哭,谁人揪心啊。
此时除了祷告宝宝快点好起来外那些自己吃完会导致宝宝不舒服的东西会直接被划入忌口名单里直到宝宝断奶。
对于母乳妈妈来说,生娃后能吃的东西只会比生娃前更少。
生娃前 有了奶后只要她想吃撩开衣服喂就好,比喂奶粉方便多了。
生娃后 喂奶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除了产后及时开奶外,奶量不够是还要追奶,追奶还不一定能追到,宝宝吃完奶还要把残奶挤出来,还得定期通乳预防堵奶。。。
我这次有身虽然由于是高龄产妇多做了许多检查但总体来说孕期还算顺利,没想到生完宝宝后在哺乳上结结实实地栽了个跟头。
首先,是我产前对自己莫名的自信,连开奶师都没找。
自以为有了吸奶器就不消开奶师了,没想到对于还没奶的我用吸奶器根本什么都吸不出来。厥后为了早点下奶乃至把吸奶器开到最大,差点把乳头吸伤了。
其次,当同病房的家属来得太多太吵时没有及时跟护士反映,导致当天夜里开始发低烧。发烧会导致回奶,更何况我奶还没下来就发了低烧,厥后为了追奶找过医生和催乳师提到我这次发烧她们都很可惜的说我这是刚要上奶就给烧回去了导致我后面为了追奶吃尽了苦头。
月子里我的奶水不停很迟钝地涨,宝宝靠母乳根本就吃不饱,只能边喂奶粉边追奶。
现在追念起来当时真是傻不停坚持月子里不能出门,所以即使奶水少也固执地认为出了月子找催乳师催乳奶就会多出来。
只是最后还是没坚持到出月子,就请了催乳师来,由于我堵奶了!
虽然后面每周两次去店里通乳,但直到现在乳房上还有一个硬块。
事实证明,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来说产后并不是想象当中的只要宝宝想吃给她喂奶就行了。实际上除了给娃喂奶外喂完奶还要挤奶,定期通乳 还要面临妈妈来说一个吸奶器根本不够。吸奶器只能在宝宝吃完奶后用来吸奶,定期找通乳师通乳才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堵奶。
生娃前 只要熬过生产的疼痛一切都会好起来
生娃后 宫缩疼 产后腰疼、喂奶疼、胳膊疼腿疼……
临近预产期时身体的各种不适尤其是尾椎骨疼得让我不停盼着赶快卸货,自以为熬过了生产时的疼痛和产后剖腹产的伤口疼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没想到产后除了这两种疼痛外尾椎骨依旧疼得无法直接坐起来,这种疼痛直到宝宝三个月后才逐渐减轻。
喂奶也不像生娃前理想的那样宝宝在怀里安静地吃奶,自己的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感。
第一次抱着宝宝给她喂奶,看着她含着乳头狠狠一吸,我乳头疼得差点抽过去,什么满足感幸福感早飞到九霄云外了。脑筋里只有一个字“疼”,不只是乳头疼,陪同着她的吸吮肚子也开始一阵一阵地疼起来。
厥后看到手机群里一起做妈妈的宝妈们有些人乳头乃至被宝宝吸的裂口,心里都对母乳产生了一丝抵抗。
好在这种疼痛不停持续了半个月后大概是乳头慢慢适应了才慢慢地不疼了。
就在我以为熬过这初期的种种疼痛后就好了的时间宝宝吃奶的动作开始多变起来。
从宝宝三个月多开始最喜欢的吃奶动作就是吸到最后吸不出奶了就用牙龈咬着奶头,头狠狠往后一甩……
那酸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四个月后宝宝开始准备长牙了,大概率会出现牙龈痒的情况,于是每次吃完奶后宝宝又多了个小动作就是都喜欢用乳头来磨牙龈。
等你适应了用牙龈磨咬乳头的力度后很快就迎来了宝宝第一次长牙。这时才发现前期揪拽那些疼痛都是小意思,用牙咬和用牙龈咬疼痛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今后以后每次喂奶都变得战战兢兢,即使这样乳头还是常常被宝宝咬破。
有时看着被宝宝咬破的地方真想给她断奶,可每当宝宝想吃奶时那眼泪汪汪的样子又不由得继承喂。
呵,女人真是一种纠结的生物。
至于胳膊疼腿疼,那固然是抱宝宝遛宝宝累出来的。宝宝小的时间还好,越大越粘人,恨不得时时刻刻都挂在妈妈身上。关键光抱着她还不行非得抱着走着才行。
以前看网上有些宝妈说抱孩子抱出肌腱炎总觉得有些夸张,现在自己带娃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抱娃之痛。只要娃醒着根本都在怀里抱着,胳膊不痛才怪。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句话:自从有了娃,我变得更有耐心,更懂得包涵和关心别人。自从有了娃,才懂得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的真正含义。自从有了娃,心里就有了一片温暖的角落
的确,只有做了父母,自己照顾过宝宝才能深刻地体会到养儿的不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