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56|回复: 0

科学护肤从熟悉表皮开始(二)——角质细胞与神经酰胺、烟酰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6 12:32:4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抵说了表皮基底层的情况,接下来说说角质细胞,只有先搞清楚角质细胞,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角质层和皮肤屏蔽功能。
在基底层细胞中大约有10%是干细胞,干细胞不断分化最终生成角质形成细胞,颠末棘层、颗粒层,进入到角质层就变成角质细胞。
基本相胞的分裂周期约为13-19天,由基底干细胞分裂出的分化细胞从基底层移动至颗粒层最上层,再移至角质层上部直至剥落,称为表皮通过时间,约28-56天。所以,只需要41-75天,表皮就会更新一遍。
这是健康的表皮更新周期,当皮肤有疾病的时候,更新的周期会大大收缩或者延长。
角质细胞健康的发展涉及一系列复杂细密的酶促步调,使脂质、自然保湿因子和 角质细胞包膜形成和成熟。
角质细胞呈现扁平状,没有细胞核,也可以理解为是已经凋亡的细胞。但正是这凋亡的细胞,负担着关键的皮肤屏蔽功能。
在角质细胞的外面包裹着坚韧的角质细胞包膜,这个套膜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蛋白包膜和脂质包膜。角质细胞里面分布着大量的自然保湿因子(NMF),NMF由丝聚合蛋白生产游离氨基酸的过程产生的,起到保湿作用。角质细胞和角质细胞之间通过桥粒连接在一起。

角质细胞结构
自然保湿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NMF):只存在角质细胞内,是水溶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占整个角质细胞干重的20%至30% 。NMF从大气中吸取水分,加上本身含有的水分能保证暴露在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的含水量。也正是因为NMF成分是水溶性的,他们很容易从与水接触的细胞中脱离出来,而NMF四周的脂质层则对其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NMF的丢失。
角质细胞蛋白包膜:厚10~15nm,由一些特殊的角化包膜结构蛋白交联而成,具有生物机械特性。角化蛋白包膜含量最多的是兜甲蛋白,约占80%,与美容保湿最相关的是丝聚合蛋白,其减少或者缺失都可以削弱配方的屏蔽功能,导致多种皮肤病的发生。
角质细胞脂质包膜:厚约5nm,一层超长链的ω-酰化羟基神经酰胺和少量的ω-羟基脂肪酸组成,主要共价联合在内皮蛋白中的谷氨酸残基上,位于角质化包膜的外部,同时与四周的胶质细胞间脂质呈犬齿交织状紧密连接。其作用是限制细胞内水及水溶性氨基酸的丢失及细胞外水的摄入,组成水通透性屏蔽(允许水自由跨膜)。
角质细胞脂质包膜很容易受到神经酰胺酶异构体的攻击,从而加快降解,导致自然保湿因子(NMF)从角质细胞流失,引起皮肤干燥。由
角质细胞脂质包膜的加快降解是特应性皮炎中一个潜伏的重要特征。特应性皮炎往往是由分泌神经酰胺酶的细菌定植和/或激活内源性神经酰胺酶活性导致的。
所以补充神经酰胺对于维持角质细胞的健康,掩护皮肤屏蔽都有意义。
这里面还有另一个问题,角质形成细胞充分分化成熟之后形成角质细胞,才具有上述完整的结构,有足够的NMF和完整的角质细胞包膜,起到屏蔽功能。
研究发现,干性皮肤有更多的未成熟角质细胞(这可能就是干皮之所以干的原因),这意味着干皮的皮肤屏蔽功能弱。这跟我们日常的感受是同等的。
有什么办法可以促进角质细胞的成熟呢?我发现了一个关于烟酰胺的研究,该研究证实通过使用3%的烟酰胺面霜可以促进角质细胞包膜的成熟,外用烟酰胺可增强面部不同部位角质细胞包膜的疏水性和弹性。这也证实了,烟酰胺可以增强皮肤屏蔽功能。
实在不止是干皮,各种肤质都可以优先选择含有烟酰胺的保湿修护产品。
参考资料:
董银卯《皮肤表观生理学》(化学工业出版社)等。
了解更多专业内容和咨询请关注公众号:Andy所长沈志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