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22|回复: 4

莫错过“夏养”好时节,中医送您 6 把养生“金钥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4 08:31:5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季是指立夏至立秋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6 个气节。


送您6把“金钥匙”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
“夏三月,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下降,地热蒸腾,气候炎热,雨水充沛,天然界的生物竞相生长。夏季重在“长”字。养生保健顺应夏季阳气盛于外的特点,留意不要扼杀阳气。其养生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养生“金钥匙”
1. 清热解暑


夏季气候炎热,酷暑难耐,有的人,尤其是素体较虚的人会因中暑而突然晕倒,身热烦躁,恶心呕吐,大汗(或无汗),面色惨白,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或不省人事。防备暑热的方法除防止在烈日下暴晒、留意劳逸结合、保证就寝外,应适量饮用清热解暑之品,如绿豆汤、绿茶、酸梅汤,或甘凉多汁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西红柿等,它们既可清热解暑、又可生津止渴。







养生“金钥匙”
2. 饮食清淡


这时饮食以甘寒、清淡、少油为宜,应减少食量、少吃油腻,以减轻脾胃负担。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此时若对饮食不加选择,照常吃一些大鱼大肉不易消化的食物,轻易引起食欲缺乏、食后腹胀等症状。因此夏季要饮食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减少肉食品的数量,多吃蔬菜、水果,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夏令菜肴以素为贵。夏日来临,骄阳似火,热气蒸人,出汗较多,很轻易伤津耗气。饮食调养宜选用品质新鲜,性味平和、轻易消化、补而不腻的食品,如莲藕、胡萝卜、苹果、牛奶、豆浆、山药、小米等食物,它们都有较好的健脾养胃、补气生津作用。






养生“金钥匙”
3. 长夏化湿


长夏(七八月份)之际正是雨水较多,暑热夹湿,脾胃受困,人常常显得精神萎靡,食欲缺乏,胸闷腹胀,困倦乏力,大便稀溏,舌苔厚腻。饮食应多选用健脾利湿消暑的食物:如绿豆、薏苡仁、扁豆、冬瓜、黄瓜等,也可多喝一些绿茶。







养生“金钥匙”
4. 烹调方法


夏天人的消化功能会相对减弱,在烹调上,夏季常宜多采用拌、蒸、烩、煮等方法。烤、煎、炸等加工方法,轻易助热生火,而且比力油腻,影响食欲,则要少用。还可以多吃一些粥食,既补充营养,又有利于消化吸取。







养生“金钥匙”
5. 饮食卫生


气候炎热,致使病原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轻易腐败、变质,胃肠道疾病多有发生,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所以,夏天要把好“病从口入”关,留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肯定要洗净。







养生“金钥匙”
6. 不宜寒凉太过


气候炎热,人们出汗较多,喜吃清凉饮料。留意不要过食冷饮(如汽水、冰棍、冰激凌等)、冷食,或一次大量地进食生冷的蔬菜瓜果。特别是老年体虚、久病初愈或脾胃虚寒者,以及婴幼儿,更应少吃或不吃,以免伤及脾胃的阳气,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寒凉太过有害无益。





冷饮虽为消暑佳品,但食用应当有度,切不可贪图一时痛快而暴饮暴食。中医认为过食寒凉之品,会损伤脾胃,可能出现消化减弱、胃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平素有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结肠炎等)的人尤应留意。
夏天出汗较多,经常感到口渴,冷饮是不可缺少的饮料,可以帮助散发体内大量热量,补充津液,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我国人民有饮用药、食调配成的冷饮品的传统习惯。如凉茶,用菊花、金银花、山楂片、陈皮、玄参等配制成,饮后能防暑解渴、清火明目。还有绿豆汤、黄瓜汁、赤豆汤、酸梅汤、西红柿汁等也有解渴防暑的作用。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书社出书《活到百岁的四序食养》
本书著者:马烈光




关注“人卫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5 07:19:5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体质,再谈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4 22:18:2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謝友友的分享,值得表揚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4 21:58:4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4 20:35:2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