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9|回复: 1

麻醉医师:剖宫产后腰疼?这个锅我们不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9 21:29:4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工作中,二麻哥时常遇到在手术床上咨询#剖宫产麻醉#后会不会经常腰疼,并且说的神乎其神:我哪个哪个闺蜜,就是剖宫产时在腰上打的麻醉,厥后一遇到天气变化腰酸背痛;也有生活中经历过剖宫产的朋友咨询,自从剖宫产后遇到天气变凉就会腰疼,有时候痛得直不起腰来,有时候酸胀难忍坐不下去,这样的现象断断续续一年多。
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剖宫产后腰疼,在医学上叫“妊娠相干腰痛”,由#妊娠#等因素所引起的第十二肋骨与臀折区域之间的疼痛,可以发生在妊娠期间,也可出如今分娩后,疼痛反复发作或者持续存在。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妊娠相干下腰痛和妊娠相干骨盆带痛两种类型。妊娠前腰痛病史、脊柱或骨盆创伤病史、曾行椎管内阻滞、肥胖、胎儿体重过重、孕妇年龄过大或过小等均可能与妊娠相干腰痛的发生、发展有关。
椎管内麻醉是剖宫产术及#无痛分娩#最常用的麻醉技能,目前绝大部分的剖宫产都是选择腰硬联合麻醉,需要在腰椎部位进行穿刺操作,置入一根细管子到椎管内,麻醉药注射到椎管内发挥麻醉作用,无痛分娩也是这么操作的。操作时是有一根较粗的针扎进椎管内,但它不是造成术后腰酸背痛的重要缘故原由,现有的证据并不支持椎管内麻醉用于剖宫产和无痛分娩时增加妊娠相干腰痛的发生率。

很多孕妇在怀孕初期就有腰酸背痛的现象,越到后期越明显,剖宫产后有些人可能疼得更厉害了,所以就把缘故原由推到麻醉上面来。实在根据大量的文献研究和临床观察,目前认为产妇的腰酸背痛与麻醉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干性,也就是说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我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非产科手术(如阑尾切除、腹股沟疝修补术、泌尿外科手术、下肢手术等)也会用到椎管内麻醉,其术后腰痛的发生率要远低于产科手术;产后腰痛不但发生在剖宫产或无痛分娩的产妇中,在顺产产妇中也广泛发生;很多产后腰痛的患者在妊娠期就发生了腰痛,在妊娠晚期达到高峰,妊娠期腰痛和产后腰痛有密切关系。
实际上,这种疼痛现象重要是由于怀孕期间,孕妇脊柱的形态和受力的力学改变,导致脊柱肌肉不同程度的劳损,从而造成腰酸背痛的表现,不打麻醉也会遗留这种现象。只是疼痛有巨细时间有是非区别,同时各人的忍耐力不同,表现就不一样了。
我们麻醉医师用的穿刺针没有想象的那么粗,从皮肤到椎管内穿刺不可制止要刺破一些韧带和肌肉组织,这种损伤与打针输液时的损伤类似,会有一点疼痛,但是完全可以在2-3天内自行愈合。其次,遇到麻醉操作不好打的情况时,麻醉医师可能会多次变更操作途径和力度,对韧带和肌肉组织的损伤创面会大一些,但也不至于造成严重的痛苦。至于出现神经损伤的疼痛,这种情况比力少见。神经如果有穿刺性的损伤,同时会有下肢肌力或运动障碍,另外,随着目前医疗水平提高,很多麻醉科采用超声定位下的腰椎穿刺术,已经极大程度地制止这种比力严重损伤的发生。
妊娠相干腰痛是妊娠后在生育期妇女中广泛存在,根据定义不同发生率可高达40%-70%。随着产后时间延长,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发生率:产后3个月的28%至产后1年的67%),且1/3以上的患者感到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妊娠相干腰痛产生的缘故原由重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妊娠相干因素:为了容纳增大的胎儿及胎儿的顺利分娩,孕妇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大量孕激素造成骨盆、韧带和腹部肌肉持续松弛状态,造成腰背肌代偿性负荷增加,脊柱韧带松弛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随着腹部膨大,脊柱过度前突,骨盆前倾,为维持身体平衡腰背肌过度告急。
二是不良习惯因素:孕妇少动多静,久坐久卧,腰背部肌肉薄弱,腰椎失稳;怀抱、喂奶、拍膈、换尿布等姿势不良,坐姿不良,弯腰提起重物等造成腰背部肌肉负荷过重或长时间告急。
三是生理因素:产后抑郁是一种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持久情绪低落的现象,研究证实产后抑郁与产后腰痛、产后骨盆痛有密切关系,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

那怎么来预防妊娠相干腰痛呢?围孕期的预防很重要:对于已经存在腰椎间盘突出/滑脱、脊柱侧弯、骶髂关节炎等疾病的,应在孕前看骨科、疼痛科门诊,听从建议,进行专业治疗;在产前产后可以进行游泳、体操、平板支撑等针对性训练,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留意休息,制止腰部受凉、久坐、经常弯腰等不良姿势,必要时应使用腰枕、腰托,经常变更卧床姿势,穿柔软轻便的鞋子,担当热敷、专业手法的按摩等。还有部分患者因为怀孕哺乳期后,严重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导致的腰背部疼痛,所以准妈妈和新手妈妈要注重补钙来预防腰背部疼痛。
一旦发生了妊娠相干腰疼也不要害怕,它也不是不治之症,经过合理的康复手段或休息,可得到较好的康复效果,不必过于担心。目前主流的治疗手段也是非常多的,譬如,针灸治疗:针灸有活血化淤,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功效;理疗:整骨或整脊治疗,即通过专业的手法复位,调整脊柱生物力学结构,使韧带修复,胸腰椎恢复正常的姿势状态,从而治疗疼痛;口服药物:一些非甾体抗炎药、钙剂、营养软骨素等药物可以缓解疼痛,但使用药物应慎重,因为一些消炎药物可能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当然,无论是何种治疗方式,为了保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建议到专业正规的医院担当系统评估和治疗。
我是@王二麻醉,关注我,相识更多医学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8 22:26:4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