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8|回复: 0

[情感求助] 《三体》搞懂“红岸”中道具的作用,才明确为何得到75%的认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7 15:52:40|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三体》第12集对沙瑞山的解读,到13、14集成为叶文洁回忆历史的主战场。
我才赫然发现电视剧与小说在叙事脉络上,虽然有着迥然不同的条理与逻辑。
但似乎正在逐渐形成一种专属于电视剧的风格与脉络。
这就像是电影版的《流浪地球》,纵然导演最终将鸿篇巨制硬塞进了一两个小时的电影中。
但那种专属于文字的娓娓道来,只能与电影中的快节奏含恨而别。


虽然《三体》对于电视剧来说,拥有了比电影更长的时间与空间,但也仅仅只有20多个小时而已。
所以,无论你是小说的忠实粉丝,亦或是路人旁观看热闹者。
都不该苛求有人能将几十万字的鸿篇巨制,在浓缩成20多个小时之后,还能百分之百地将其全部还原。
因为我们还没有发展出与“三体文明”相抗衡的科学与技能。


见到“红岸基地”的那一刻,你震撼吗?

当我跟随叶文洁的目光,从山下林场远眺那耸立在山顶的巨大天线时。
说实话,我只对天线背后那雷电交加的天空,产生了莫名的敬意与震撼感。
当我将脑海中的《三体》故事抛诸脑后时,我从这样一幅画面中,看到了未知的恐惧与不安。
说实话,此时的我无法理解与认知,这样一个巨大的天线,将会与叶文洁这个历史并不光彩之人产生何种交集。


就像电视剧之前的叙事手法一样。
当叶文洁从寒冷的牢房,来到充斥着巨大轰鸣声的直升飞机上时。
作为一名完全不了解小说的观众,也许大多数人都跟我一样,看得莫名其妙、看得一头雾水。
当我回顾之前的13集《三体》时,我的内心告诉我:不要急,一切都会有真相明白的一天。
于是,我跟随着叶文洁,第一次在如此近的间隔,看到了那个将决定她一生的巨大天线。


那是一个本该只存在于文字与想象中的天线,一个在影像后居然如此真实的天线。
他的每一次转动、每一次启动、每一次向宇宙发射信息,都给人一种莫名的震撼与崇拜。
无论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是否真的存在,无论他是否只是绿幕上的AI绘画。
至少此时此刻,他的真实足以让我相信:叶文洁真有可能通过他将整个人类文明“出卖”给了三体文明。


看到基地内部的那一刻,你吃惊吗?

也许是我太过健忘,也许是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描写。
虽然关于叶文洁回忆红岸基地的故事,已经展开讲述了2集之久,但我却从未真正看到整个基地的全貌。
对于我来说,对于电视剧来说,整个红岸基地的主体,就像是隐蔽在了雷达峰的山体之内。
除了进入基地的大门,还有叶文洁与杨卫宁远眺山峦的平台之外。
几乎见不到红岸基地坐落于雷达峰上的更多建筑,这多少是有些让我失望的。


当我跟随着叶文洁进入山体内的红岸基地之后,我真正地感到了吃惊与震撼。
万万没想到的是,电视剧居然将我无法从文字中获取到的红岸基地内部样貌,完整地、真实地、让人无可辩驳地展现了出来。
古朴的电梯,造就了类似摩天大楼一样的多层结构。
山体内的巨大且空旷,标志着红岸的隐秘与重要水平。
这样的内部结构,这样繁杂且真实的内部结构,无论他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至少让我看到了电视剧的专心与细心。


从不被人注意的道具,真实且专心!

大概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在看到红岸基地内部的第一眼时。
就对那像是用电池驱动的、来回奔跑的运货小车,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也许这是一个败笔,也许这是一个疏忽。
但我却在很快的时间内,被那些耸立的铁皮箱子与古老的操控台所吸引。
至少,由于这些道具的存在,让我多多少少感受到了历史感与时代感。


而让我吃惊的是,那些被运货小车来回运送的纸质圆桶,居然不仅仅只是一个毫无用处与意义的摆件道具。
当我偶然间看到印在圆筒上的“活性矾土”后,我才明确他真的应该存在于那里,他真的应该被放在这里。
也正是因为他的存在,让只能依靠直升机运送物资的红岸基地,有了存在的正当性与确定性。
他不再是小说中只有一根高压电缆与外界相连的独立王国了,他有了可以自我内部循环的可能性与真实性。
(此文章系“花煜寒”原创文章,非“花煜寒”账号发布皆为抄袭与搬运!)


所谓的“活性矾土”也被称为“活性氧化铝”。
他有着极强地吸收气体、蒸汽及特定液体和水分的本领。
同时他还因为具有在加热至170°C~300°C后再生、还原的本领,让他可以不停地被多次重复利用。
这样的特性,让他成为了位于山体内部的红岸基地,不可多得的最佳除湿物质,而且是一种无需经常从山下补充的除湿剂。


同时,这种物质还能用来过滤水中杂质与有害物利用,这种技能与利用在现代很多的净水装置中经常可以见到。
所以,如果红岸基地将其用来处理日常的用水问题,才可能从真实上解释这样一个基地的存在,是如可解决数量巨大的工作职员日常用水问题的。
是的,就是这些无处不在的圆筒,就是这些毫不起眼的活性矾土,让红岸基地更加真实、更加可信。
虽然几乎不会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意义与用途。


8.1的评份,不仅仅只是对剧情的认可

我很不测,这样一部科幻作品,会如此之早地开放评分。
要知道很多开播前或开播后人气与口碑都不错的电视剧,甚至要比及整部剧完结之后,才会开放评分功能。
这大概就是《三体》对本身实力上非常自信的一种表现吧。
虽然他没有将全部《三体》压缩进电视剧中,虽然他有着与小说完全不同的叙事风格与时间脉络。
但他照旧将大多数人想看到的、想听到的,完整地拍摄了出来。


即便对于我来说,对叶哲泰、对程丽华、对慕星、对沙瑞山都有些许的遗憾不满。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这些角色的缩小与放大,大概能让更多人看到《三体》、了解《三体》、认识《三体》。
当想到这一切的效果后,大概我能明确电视剧为何会拍成这样了,大概我明确《三体》有多么被器重与认真了。
至少叶文洁的故事是完整的,至少我已经有了不忍看到第二部中,史强那些故事的纠结感。


精彩果然都在副角身上,对二创人物的第一次认可

虽然13、14集的主要讲述对象,无疑是年轻时代的叶文洁。
但我却被雷志成、杨卫宁与那个不着名的小兵所深深吸引着。
雷志成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老谋深算,完全诠释了他作为红岸基地主要负责人应该有的表现。
这样的人,决不是叶文洁之前林场中的向导与程代表所能比拟的。
他能在内心处于对叶文洁深深防范的状态下,向叶文洁展露出宛如慈父一般的微笑与语气。


这样的人,才是有资格掌控整个红岸基地的人。
这样的人,才是有本领将叶文洁从程丽华手中“抢”走的人。
而比起雷志成,作为真正技能类人管理者的杨卫宁,则表现出了知识分子特有的直率、坚持与腼腆。
他无法忍受老刘的消极怠工,他不想让叶文洁一辈子深陷在这个看似开放的大牢笼中,他更不敢向叶文洁表出那怕一点一滴的爱慕之心。
因此,叶文洁被雷志成耍了,叶文洁误会了杨卫宁。


而那个一直在叶文洁身边监视她的小兵士,虽然操着一口辨识感很强的方言,却并不会显得突兀与不真实。
相反地,对于我来说,这才是目前为止除了吃卤煮的大史之外,最为真实的一存在。
因为在那个来自五湖四海的时代,因为在这个被称作大熔炉的团体中。
能说、会说一口标准普通话的人,本该是凤毛麟角才对。


虽然他与慕星一样,本就是一个不该有名字的小角色。
虽然他与沙瑞星一样,本应该是一个不该被放大创作的小角色。
但他与叶文洁为数不多的几次交谈,却为这段回忆点上了最有意思的一个亮点。
他在引导我们更加了解叶文洁的内心与想法,他在为我们讲解那些不方便被雷志成或杨卫宁讲出口的人与事。
正是有了这些不起眼的小角色,才是真正让《三体》精彩的重要原因。


以上便是我对《三体》第14集的理解与感悟,更多精彩解析,咱们下回见!
(看完记得关注“花煜寒”哦,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127A02RF2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