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0|回复: 0

[情感故事] 深度长文:“赶潮女”现象——论大陆80~95生人的两性关系危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8 14:59:0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
我今天,想要做一个万字剖析,关于目前婚恋市场上广受热议的大龄未婚女性问题。
从80年开始到95年结束,这15年之间出生的女性,她们在婚恋上出现的问题都非常明显。
这是其他任何时期的女性都没有经历过的。
为什么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看到大量的案例在婚恋上碰的头破血流,受尽情伤?
为什么这些单身精英们可以处理各种工作上的棘手困难,却独独在婚恋上栽了跟头?
为什么大城市相亲机构女多男少的问题一直存在,甚至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问题的答案,都在这篇文章里。
这篇文章,会彻底颠覆大多数人对当今婚恋的认知。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你就会知道,在大龄未婚女性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80-95这一代女性的婚恋危急到底是怎样酝酿,怎样产生,怎样发展,以及终极会走向何方。
以及,这一代女性,到底在婚恋上该怎样脱困。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婚恋市场上存在着很大一部门女性,父母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在她们身上,她们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父母的教导里,满足着父母的期待。
她们也很争气,小时候好好学习,大多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找到了面子的工作。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她们的人生会继续顺利下去时,她们却在婚恋市场上经历了惊涛骇浪般的挫折。
择偶时,她们极难碰到合适的人,哪怕碰到合适的人,也很难进入婚姻。眼瞅着青春一点点过去,拖成了大龄未婚女性,她们和父母更着急了,慌不择路地想要捉住身边的男子,有些经历比较悲惨的甚至碰到了杀猪盘。
她们在事业上的顺利和婚恋上的妨害形成了光显的对比。
不管是在大城市的相亲角,还是每年过年回家,家族会餐的饭桌上,我们都能看到这些女性的焦虑和落寞。
工作的蒸蒸日上无法掩饰她们在婚恋上的没着没落,她们对婚恋的期待与现实有着严重的脱节,这内里相当大一部门女性对于择偶有着非常严重的认知问题。
像她们从小遇到困难时一样,父母也用本身的方式去解决过她们在婚恋上的困难,通过本身的人脉寻觅合适的对象也好,催促女性去相亲也罢,但效果并不好。
她们从小到大学习了很多东西,却从来没有人教她们来怎样面对日趋复杂的择偶近况。
可以说,大龄未婚女性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两代人的问题。
而这一切,从她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
这一点,她们的父母没有想到,她们也没有想到,甚至有可能她们这一生都很难意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她们本身也是无辜的,是背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着这一切。
那,让我们从这双“无形的手”说起吧。
我们先把眼光投向上个世纪的欧美发生的经济危急:
只要是学过中学历史的人,在教科书里,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欧美经济危急的问题,我记得我们老师很形象地告诉我们:
经济危急来的时候,失业人数多到什么样的田地呢?简直无法想象。连博士学历的人,也只能找到份看电梯的工作。
那么,是因为这些博土和经济发达时期的博士们相比起来不够努力,成绩不够好,能力不够强吗?
肯定不是,是供需关系发生了改变。
在那个时候,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学历高的精英了,各人卷来卷去,把学历的价值卷下来了,博士能有一份看电梯的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
很不幸地说,这样的供需失衡导致的现象,在中国的婚恋市场上,也发生了。
出生在1980-1995期间的女性,就是赶上了中国婚恋市场上的供需关系问题,在这里我给她们起个特殊的名字:“赶潮女”,具体为什么叫“赶潮女”,我将会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展开。
在正式开始分析之前,我先分享几个来自后台的真实求助,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十几个女性投稿类似的内容到我的平台:
【女性A】:33岁,相亲结识了身高、身段、长相、家庭背景均优且为人谦逊的另一半,女性称对方为本身的相亲天花板,两边父母非常满意,可男性一心向佛,对结婚生子没什么想法,对女性并不主动。女性本身很纠结,问:要不要主动?
【女性B】:34岁,男朋侪负债创业,她跟随男友来到对方的城市,发现他经济状况并不乐观,生活环境艰苦且经济非常告急,女性想要孩子,可男性的生活环境并不得当生孩子,也看不到男性的赚钱能力,本身年龄大了也不好另外再找,问:是要闭眼结婚还是要分手?
【女性C】:32岁,一线城市海龟硕士,年薪三十万,没有谈过恋爱,打游戏网恋五个月,对方和本身借款6w,至今未还债,问:怎么把钱要返来?
【女性D】:34岁,已婚,老公在客岁查出来身患恶疾,大概还有三五年时间,俩人还没孩子,女方怀孕困难,问:要不要和老公试管要孩子?
这四位求助者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出生在同一个年代。
女性A: 33岁,90年出生。
女性B: 34岁,89年出生。
女性C: 32岁,91年出生。
女性D: 34岁,89年出生。
实际上,在前些年,我们接到的咨询年龄,还要更小一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过来求助的女生年龄增加,但依旧还是这一代人,时间的推移并没有改变她们在择偶上的窘境,却让她们的问题越来越棘手,就像个筛子,四处都漏。
而比她们更小的女生择偶,甚至比她们大得多的女性再婚,都没有像她们一样的心态,也没有遇到她们这样的困境。而且其他国家的同龄女生,也并没有像她们的问题那么明显。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来提问的这些人,有着怎样的共性?
为什么是这一代人遇到的情感问题更多?
为什么偏偏是这一代女性出问题? 以后的女性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吗?
到底是当代人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多了?
还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给各人提供了更多表达本身想法的渠道?
大概,此中另有蹊跷?
曾经有一款梳子上市的时候,用过一句广告语:“不是你的头发不好,是你梳子选得不对”。
在这里,我想套用这句广告语,对这些在婚恋市场上处处碰壁的女孩说“不是你们不好,是匹配你们的男生太少了”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先看一组枯燥的数据,建议留意看,这些数据和我们后文要详细展开讲的大龄未婚女性的处境息息相干。如果你实在看不下去的话,可以直接跳到下文关键字“回声婴儿潮”的位置,那里做了红色的标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共出现过三次婴儿潮: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218A03YMJ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