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0|回复: 0

[城事杂谈] 国防有我丨红色精神代代传!本日,缅怀杨靖宇将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23 12:38:4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3年前的本日
抗日英雄杨靖宇殉国
他是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者
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间
他英勇顽强
是连敌军都敬佩的抗日英雄
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
他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
靠吃草根树皮和棉絮
战斗至最后一息


少年杨靖宇,初见英雄气!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河南确山人。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少年时期的杨靖宇,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并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他目睹一位老人在军阀混战中家乡惨遭蹂躏、沦为乞丐的不幸遭遇,提笔写下《战区灾民生还时之感想》一文,揭破了军阀混战带给人民的苦难,展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思。




《战区灾民生还时之感想》
成为“伪‘满洲国’第一心腹大患”
杨靖宇率部恒久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同时对杨靖宇悬赏捉拿。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1940年1月,他自己率保镳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五昼夜,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县(今靖宇县)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杨靖宇生前和死后都受到了日军的极大敬畏。他陷入绝境后,日军曾派叛徒向他劝降,杨靖宇说:“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日本侵犯者投降的!”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暴虐地铡下他的头颅,解剖遗体时发现他的胃里竟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岸谷隆一郎剖腹自杀。在遗嘱中,他留下了这样的笔墨:
“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
或许是不合适的。
中国拥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武士
一定不会亡。”


在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拍摄的“靖宇马刀”
硝烟散尽,期间变迁,精神永恒。
为纪念杨靖宇,1946年2月14日,濛江县正式更名靖宇县。83年来,杨靖宇将军的精神仍滋养着这一片土地,在这里,你会经常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在靖宇县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内,杨靖宇小学的同学们围在杨靖宇将军嫡孙马继民身边,听着“少年铁血队”的故事,一同唱响《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歌》……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他的故乡确山县所在的驻马店市区修建了杨靖宇广场,树立了将军铜像;重新修葺了杨靖宇将军故居,并修缮了位于故居附近大道旁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杨靖宇曾率领的部队在抗战后期散而复聚,厥后与一支挺进东北的八路军部队合编建立了“杨靖宇支队”。颠末无数次战火的洗礼,“杨靖宇支队”如今已经发展为人民解放军某装甲旅,“靖宇精神”仍在人民军队中传承不息。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王雨萌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央视新闻等)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223A03IU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