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2|回复: 0

让手机遍及iSIM的愿望,高通很难实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 19:06:4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高通在MWC上推出了集成在骁龙8 Gen 2平台上的iSIM方案。看到这个名字,你大概就能猜到这是一项和手机SIM卡相关的技能。作为行业内头部芯片厂商,高通推出iSIM,似乎是想对手机产业形成更强的掌控力。


(图源高通官方)
不过,作为普通消耗者,我们更关注的还是iSIM和现有的SIM技能有什么不一样,相比eSIM到底是技能升级还是换汤不换药。
iSIM:把SIM芯片集成得手机SoC中

实际上,这并不是高通第一次发布iSIM。2022年的MWC上,高通就宣布和沃达丰、泰雷兹两家运营商合作,把SIM卡集成得手机SoC中。并且,高通还现场演示了运用这一技能的手机,当时用的是三星Galaxy Z Flip3 5G,iSIM芯片集成在它搭载的骁龙888上。


(图源高通官方)
更早些时间,高通展示过类似的技能:骁龙芯片中的模块可以模拟SIM卡的加密、鉴权功能。通过软件的方式,高通就能取代传统SIM卡芯片的功能。现在来看,高通推出的iSIM技能,则是硬件层面着手,显得更加彻底。
这个时间,可能很多人会困惑,同样是取代实体SIM卡的技能,iSIM和eSIM有什么不一样?对于eSIM,大家应该很熟悉了。简单来说,它就是在没有SIM实体卡槽的条件下,把SIM芯片焊死在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的主板上。eSIM具备可编程属性,用户可以线上完成运营商端的开户、鉴权、转网等操作,不需要有实体的SIM卡。


(图源苹果官方)
iSIM实现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与eSIM其实是类似的,只是前者是集成到SoC中,和高通这类厂商高度绑定,后者则是独立于SoC,仍然有专门的SIM芯片。
大胆猜测下,未来高通之外的其他芯片厂商,像联发科等,估计也会放出iSIM方案。Counterpoint分析师曾表示,三星、苹果很可能会跟进iSIM技能,未来十年会有海量设备搭载iSIM。
假如笼统地归类的话,iSIM、eSIM都属于假造SIM的范畴。而且,假造SIM还包罗vSIM等方案,比如小米的国际周游、华为的天际通等服务,都是用vSIM实现的。它的特点是不用实体SIM卡,手机端直接联网完成鉴权,如许用户就能直接享受到本地合作运营商提供的服务。
iSIM会成为主流方案吗?

关于iSIM的优势,高通表示,它可以淘汰终端设备内部集成的空间、把SIM功能统一到SoC下、小型设备可以更便捷接入移动服务。说实话,这些优势理论上都是成立的,但假如想让iSIM成为主流办理方案,这些还不够。
从用户角度来说,eSIM取代SIM带来的感知是比较明显的。手机或手表上没了实体卡槽,集成度和一体性更高,外观上就有优势。而且,它简直节流了设备的内部空间,把更多位置给其他元器件,比如更大容量的电池。体验方面,eSIM不用实体卡,开户、注销都更加方便,用户的束缚感会减轻。


(图源苹果官方)
但假如是iSIM代替eSIM,那么用户能感知到的变革会很小。同样都是假造SIM技能,二者的具体技能原理或许不同,但体验差异不大。
不过,对手机等终端厂商来说,情况可能会有点不一样。理论上来说,eSIM芯片和SoC厂商没有直接的关联,需要手机厂商自行分别采购。假如用iSIM方案,厂商就可以从高通这类厂商那边直接购买一整套的打包方案,不用额外配备eSIM芯片了。
只是,更省心的方案也意味着高通有更强的控制权。现在,手机SoC早已不是传统认知里的CPU和GPU,它还集成了NPU、ISP等各类盘算单元,负担起了AI、图像、摄影、音频、充电等不同范畴的任务。如此之高的集成度大大降低了终端厂商做手机的门槛,但也让不同品牌的手机变得更加同质化。


(图源高通官方)
在行业高度内卷的配景下,头部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寻求打造差异化卖点的方向。可以发现,很多厂商都不满意于公版方案,通过自研方式来实现突破。比如说,vivo给旗舰产品配备自研的V系自研芯片,以增强影像能力。小米等厂商为了更大的快充功率,也往往会用私有充电协议,用专门的充电IC芯片。
对于iSIM,假如这套方案无法在产品卖点上形成优势,那么终端厂商就没有太大的动力去应用。而且,为了防止和SoC厂商过度捆绑,它们可能会对iSIM敬而远之。
iSIM离我们还有点遥远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假造SIM技能应用的实际案例还非常有限。目前来说,eSIM版手机尚未被答应,更多还是应用在穿戴设备上,比如Apple Watch。至于iSIM,假如推行落地的话,大概率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现在,国内运营商对假造SIM的态度仍然比较冷淡。这不难理解,实体SIM卡一定程度上增长了用户转网的成本,能起到一点保持用户留存率的作用。假如用户能直接在线上一键完成销户转网,会对运营商形成打击。
现实中,运营商仍然试图在实体SIM卡上做文章,例如把SIM卡和存储卡集成在一起,并赋予金融秘钥等附加功能,变相增长转网成本。如许来看,对于已经诞生30余年的实体SIM卡,运营商还是恋恋不舍,试图用各种手段延长它的生命。eSIM面对的逆境,iSIM来了一样要面临。无论是eSIM,还是iSIM,要想落地推广,还得借助监管部门的力量。


(图源pixabay)
不过,虽然短期内iSIM应用在手机上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其他设备上推广还是有希望的。在5GB等技能的催化下,现在无论是日常生存还是很多行业场景下,需要联网的智能设备数量越来越多。IoT产品要联网,传统的方案一般是用实体卡槽的物联卡或者NB-IoT。
在小型设备上,iSIM其实更有优势。小小一块SIM芯片占用的空间在手机如许的设备上或许不算什么,但在智能手表、智能灯泡等寸土寸金的产品上,iSIM省下的一点空间还是很客观的。而且,高通可以或许提供一整套的办理方案,假如代价合适的话,对设备厂商来说是非常省时省力的。对很多物联网设备来说,未必需要强劲的性能和超高的网速,但对功耗更加敏感。高通iSIM方案有更高的集成度,理论上也能更好地压低功耗。
当然,iSIM技能面试的时间还不算长,也显示出了一些技能优势。至于未来它会成为eSIM的替代者,还是和长期共存,都还需要时间来验证。而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无论是eSIM还是iSIM,假如能消灭实体SIM卡,那么都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合作事件请接洽linxiuliu@leikeji.com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302A084TX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