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8|回复: 0

天下拟试行家庭互助式托育:宝妈挺高兴,机构有点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5 08:57:49|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12月13日,广东惠州一家托育园内,老师和小朋友正在玩耍。(人民视觉/图)
36岁的成都二胎妈妈汪良燕琢磨着在小区开设家庭托育点,日常帮邻里父母带娃。她在社交平台先容自己:“0-3岁托育,将细致的照护与早教融入日常养育生活中”,主打“家一般温暖的氛围”。
这些广告词很快吸引了几个家庭过来考察。这些新晋爸妈不仅“面试”了汪良燕,还要“面试”她的婆婆、老公以及两个小孩,还有的提出安装监控,汪良燕都答应了下来。遗憾的是,过两天他们回复称“家里老人差别意”。
思前想后,汪良燕认为是信任问题。0-3岁孩子的托育工作,是目前尚待发展完善的范畴,也是养育阶段的社会痛点。像她这样的家庭托育点虽存在已久,但不停未能合规运营,仅在山东烟台、浙江台州等地有试点。“他们看着这样的托育点像‘小作坊’。”汪良燕这样明白潜伏顾客们的心理。
政策正在悄然改变。2023年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其中提到,家庭托育点是指利用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场所,且收托人数不应超过5人。
汪良燕觉得是“好消息”,这份试行办法意味着家庭托育点向合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这亦引发诸多关注和讨论,不少从业者认为“收托不超过5人,一个照护者最多照护3人”的门槛要求过高,难以连续;还有人关心监管如何进行,文件如何落地。
两位妈妈的创业

汪良燕计划从事幼儿教育的想法已有多年。她喜欢小孩,随着二孩出生,自己对养育认识逐步丰富,开始琢磨开设幼儿园或托育机构。汪良燕探询一圈后,发现周边商铺租金过高,加上疫情影响,创业的决心迟迟未下。
2022年11月,汪良燕决定先从家庭托育点做起。家庭托育点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自家的房子,不用租金。她家有150平方米,将托育场所主要放在客厅,也能满足要求:“家庭托育点婴幼儿人均建筑面积不应小于9平方米”。
汪良燕对这个托育点的想象是“小而美”。她的主要帮手是婆婆,婆婆以前帮忙照顾两个小孩,做事干净利索;而在同一小区,汪良燕还有位朋友是幼儿西席,生育后待业在家,对家庭托育颇有兴趣,未来也能帮忙。
与其他托育机构相比,汪良燕认为家庭托育优势明显。托育环境和家庭一样,父母之间是认识的邻居。偶然候托育孩子的父母加班,她可以将照护时间延长到19点左右,“反正是在我家里,时间灵活”。
目前她在家里照顾一个3月龄的婴儿,不久后还将收托一个5月龄的宝宝。5月龄宝宝的妈妈是护士,爸爸是公务员,夫妻俩工作都很忙碌,而家里老人也无法帮忙。他们在孩子出生前便焦急寻找合适的托育机构,最后决定托给汪良燕。
据2021年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提供的数据,中国0至3岁婴幼儿约有4200万,其中1/3有比较猛烈的托育服务需求,但调查显示中国总体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指出,2021年托育需求得到满足的仅占4%左右。
与巨大的需求体量相比,中国托育服务仍然存在巨大缺口。2022年1月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2020年的1.8个增加至2025年的4.5个”。
早在2017年,广州白领林少慧也因生育履历发现周边的托育需求。她在广州CBD珠江新城上班,一孩出生后,她发现附近可选的托育园不多,且价格高昂。她形容自己当时的工作正处于“踮踮脚就能晋升”的时候,可作为母亲,她更认为孩子0-3岁的关键发展期不可错过。
为此,林少慧研究了不少澳洲、日本的成熟托育模式,意外发现国内0-3岁婴幼儿照护范畴还是一片蓝海。几经权衡,她和丈夫决定一块辞职创业,创业内容便是“家庭式共享托育”。有别于设在商铺的大型机构托育,家庭式共享托育开设在住宅内,师生配比高。至2023年,林少慧开办的托育品牌通过直营或加盟方式,已设立八十多家。
各有特色的试点

由于家庭托育长期处于“灰色地带”,林少慧称早期履历过诸多困难。最难的则是没有营业执照,只能“静静干”,于是不少托育园被邻里投诉:“为什么住宅里有这样的经营性行为”;也面临工商部门、街道的检查。“有些园所真的像打游击,经常面临关停。”
为此,林少慧不停和当局部门沟通,实验推动家庭托育点的合规化,以至于试行办法出台后,林少慧形容自己应该是“手上拿着最多家庭托育点文件的人”,包括多个试点的家庭托育政策征求意见稿、试行文件等。
2021年12月,山东省公布省级家庭托育试点县(市、区)名单,包括济南市高新区、青岛市城阳区、烟台市芝罘区等13个试点,重点任务是探索家庭托育管理和服务模式,总结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做法。
由于此前已在山东多地开设了“放我家”托育园,林少慧积极申请试点存案。2022年6月21日,“放我家”柏林春天园所获烟台市芝罘区的托育机构存案,“应该是全省最早获得家庭托育牌照的”。
林少慧比较过多地试点的做法,认为各有特色。烟台市是较早研究出台家庭托育点存案方法的都会,其存案要求适度降低了托育机构的准入门槛,并做了制度创新,比如提出“食品安全核验表”,这样能让托育点在住宅内做饭;而济南市则要求配餐制,通过统一的第三方配餐,严控质量。
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本地于2022年4月启动家庭托育试点,发布家庭托育点存案流程和卫生保健评估标准则。小鹤培家庭托育璞悦府园在2022年4月11日获得家庭托育点存案,也被认为是天下首家有了正规身份的家庭托育点。
鹤培托育品牌连合首创人林晓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台州试点主要采用机构运营模式,鹤培的“总园”——大型社区园于2020年开办,运营成为“树模园”后才开始建“分园”。日常运营中,“总园”服务于小区内的“分园”,例如提供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支持园区的亲子活动项目,等等。
相对而言,分园由于开设在住宅租金低,且有当局财务补贴,收费也有所降低。小鹤培家庭托育园目前把收费标准定在每月2200元,而本地社区托育园收费则在3000元左右。
2022年10月,浙江省四部门连合发布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全省共有17个县(市、区)被纳入试点地域,探索多元化的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模式,其中就包括建设家庭托育点。
难以覆盖的机构成本

试行办法的征求意见稿指出,收托人数不应超过5人;家庭托育点每一名照护人员最多看护3名婴幼儿;家庭托育点婴幼儿人均建筑面积不应小于9平米。别的,试行办法还设置了照护人员资质、监管办法等多个重要细节。


(人民视觉/图)
比照试行办法,汪良燕认为自己完全符合家庭托育点要求。目前她的定价是3000-3500元/月,较成都的机构托育要少1000元左右。“在目前的阶段,这个收费我已经比较满意。”
但对于许多托育机构或平台,这样的门槛标准恐很难连续运营。
林少慧先容,家庭托育大致有两种情势,一种是人数在4-7人的互助式托育,也称“客厅式托育”,恰当宝妈创业,照顾自己孩子的同时照顾邻里的孩子,这样才能保持肯定红利;另一种则是“住宅内的小型托育机构”,类似山东试点里存案的机构,举办场所在住宅内,但仍以小型托育机构的模式运营,能收托15-20个婴幼儿。这也是这一市场里比较流行的方案。
林少慧认为,家庭托育点需要招收充足的人数才能分摊其管理成本,他们经过测算,一个家庭托育点招收15个孩子能获得较好的红利,且照护难度适中,经营者不会太辛劳。基于各地试点已有的经验,她更发起首推机构模式运营的家庭托育。
林晓梅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们得知试行办法出台后曾做过详细估算,以鹤培家庭托育点每人每月2200元的收费盘算,扣除租金、水电、耗材开支、炊事费用以及两位照护者的社保开支等,照护者每月工资收入不足2400元。
目前鹤培开办的家庭托育点照护者与婴幼儿的比例为1:4,满员时收托16人,“这是我们比较优化的运营模式。”林晓梅说。
与此同时,林晓梅发现试行办法并未限制场所的楼层高度。一般对外商业运营的托育机构都需开设在3楼以下,以满足消防安全等需求。
她认为政策制定者可能思量让更多家庭经营者进入,而正因没有楼层限制,在人数上便有所要求。她发起,不妨实施分类管理,假如人数多,则限制楼层,假如人数少,则可以设置在高楼层。
几米稚家托育平台的招商经理周嘉浩同样留意到这一问题,这意味着该文件倾向于家庭互助式托育:“我有孩子,你也有孩子,我们凑在一起请育婴师照顾。”周嘉浩认为,收托不超过5人确有其优势,照护更为精致,但这更注重家长端的需求,从机构的角度思量,这一模式目前难有利润。
目前试行办法里并未对家庭托育点申办者的身份有限制。
据林少慧了解,目前发布的试行办法与最初业内征集意见的版本相比,删减了不少限制性规定,“应该是希望各地保有自己的创新和特色”,她发起可以在人员设置等方面有更多弹性设置,更为多元化。
监管问题的痛点

对于家庭托育业内的诸多讨论,济南市托育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郑少文则表示,她更关注其中的职业技能和监督管理,她认为这才是家庭托育的痛点问题。
按照试行办法的要求,郑少文也认为文件重在推行“邻里互助”托育模式,而这类家庭托育的专业能力,不仅包含婴幼儿的照护自己,还包含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风俗、卫生条件等,比如家里是不是有人吸烟,自己平时做饭油盐是否比较重,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婴幼儿的健康发育。“这对于当局的配套监管来说很难,毕竟需要思量(评估)整体环境,监管程序复杂。”
“我觉得不是一个监督管理人员去检查走走过场(就能够做好监管),假如没有长期培养培训,很难达到。”郑少文认为,中国0-3岁婴幼儿的照护托育行业起步较晚,仍在摸索着打基础阶段,人员的职业技能方面,需要设置专业院系加以培养。
正是出于这些考量,济南破题方式是以机构作为试点,由机构在小区开设家庭托育点,形成“1+N”中央带点的家庭托育服务管理机制。这些树模机构具备3-5年的从业经验,能够制定较好的服务标准,具有稳定的服务人员。
与此同时,通过济南市托育服务行业协会完成家庭托育点基本从业资质培训(引导员、育婴员、保育师)、家庭托育举办者及从业人员专项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存案,同时进行配套物品的集采、集中配餐等来解决家庭托育点的开设痛点。
林晓梅也提到,本地卫健部门构造人员培训的频率比较高,从岗前培训、救济培训乃至目前最新的防备诺如病毒的相关培训,这种标准化培训,能在前期避免许多意外纠纷的发生。
试行办法中,还要求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期不少于90日。家庭托育点应与婴幼儿监护人协商,签署书面协议,就托育服务中两边的责任、权利任务以及争议处理等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汪良燕则思量给孩子们购买保险,但由于没有注册存案,目前无法购买。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照护纠纷,她也期待当局能够设立专门的监管构造,方便日常协商调解。
“我们社会对家庭托育的信任度还没有那么高。”林少慧说,国家出台试行办法有助于增加大众对行业的认知,增加互信,但整体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南方周末记者 刘怡仙 南方周末实习生 高逸佳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325A00AL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