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1|回复: 0

老师,如许对学生语言,学生更愿意听、进步更快!|精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5 20:41:5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言具有气力,如果老师在表扬、批评、提问、鼓励时,恰当使用语言,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愿意接受建议,还会给学生带来勇气,激励学生发挥出他们的能力。
在教导学生时,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方法和语言吧,相信你一定会感受到它们的神奇魔力。
1
表扬类
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会非常开心,意味着得到了他人的认可,这会促使他们抱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成长。
值得老师借鉴的表扬方法:
1.惊讶法
要点:方法简单,却是效果极好的表扬语言。
参考用语:
真好啊!
太令人惊讶了!
还有如许的办法呢!
你知道的真多!
2.浮夸法
要点:学生都喜欢浮夸的语言,当学生得到有些浮夸的评价时会更开心,也会因此干劲十足。
参考用语:
太美丽了!
绝对领先!
太厉害了。
棒,简直出类拔萃。
3.赋予价值法
要点: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所产生的良好影响进行详细的、理论性的说明,如许才能让学生理解这种行为的价值。
参考用语:
为什么说这非常好呢?因为如许做,可以产生……的效果。
这种坚持,会逐步成为习惯。
4.传闻法
要点:老师可以将从他人那边听来的对学生的表扬转达给学生,有时候也可根据情况稍微表述得浮夸一点。
参考用语:
大家都在夸你呢。
我听到一个关于你的好消息……
从别处听到了如许的评价……
5.模范法
要点:老师可以将某个学生的良好行为当作范例,引起大家的关注并让其他学生模仿。也可以采用良好人物访谈的形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诀窍。
参考用语:
做得非常好,有什么窍门吗?
这是A同学的条记本,请他来介绍一下怎么记条记好吗?
A同学,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经验?
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2
批评类
批评教育的前提和宗旨都是对学生的关爱、理解、尊重和希望,而不是伤害。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备的教育。
值得老师借鉴的批评方法:
1.说教法
要点:学生通常会对老师不知缘由的斥责表现出反感。因此,老师要讲清楚批评的来由,即为什么要批评学生,为什么学生的言行是错误的。
参考用语:
你觉得为什么要做这个?
说说老师生气的来由吧。
为什么不可,有3个来由。
请思考一下老师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批评你。
2.器重法
要点:老师需要猛烈地表现出对学生的器重,在批评学生的同时表现出对他的期待。
参考用语:
有件事我想只告诉你。
因为器重你才这么说的。


3
提问类
提问的目标是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紧张的事。通过答复老师提的问题,促使独立思考,以是老师需要实验使用有效的提问语言。
值得老师借鉴的提问方法:
1.发现法
要点:在问题许多的情况下,老师尽量让学生多提出一些建议,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参考用语:
大家有没有觉得教室里有什么问题?
需要改善的是什么?
哪位同学留意到了什么?
需要改正哪些地方呢?
哪位同学知道失败的原因吗?
2.扩大法
要点:当学生所说的内容抽象或不明确时,可以使用此方法,然后老师再进一步详细地询问详细情况。
参考用语:
可以举个例子吗?
……然后呢?
能详细地告诉我吗?
能帮我清楚明确地转达给大家吗?
请告诉我一部分详细的内容。
3.数值化法
要点: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打分或进行类比的方法,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有一个清楚熟悉。
参考用语:
试着用手的高度来表现自己的水平吧。
我们要完成画一座山的目标,大家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呢?


4
鼓励类
鼓励性语言一般由4个部分组成,教师按照顺序说完这4个部分的内容,鼓励性语言就完成了:理解(理解学生的烦恼)——转换(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行动(促进学生的行动)——鼓励(鼓励学生)。
值得老师借鉴的鼓励方法:
1.示例法
要点:老师将自己或他人的失败经历告诉学生,从心理上进行安慰。
参考用语:
老师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了不起的人也会犯错误。
我见过犯同样错误的人。
有如许一句谚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视角转换法
要点:即使是同一事物,也会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看起来有所不同。以是鼓励学生,即使现在正处于逆境,也可以改变视角来看问题。
参考用语:
换言之,就是……吧。
这也是……的好机会呢。
确实下降了,但从如今开始就会触底反弹了。
那件事也可以如许认为吧。
3.肯定法
要点:对学生讲一些简短且富有鼓励性的话,句末的语气要加强,并饱含真心鼓励与支持的情绪。
参考用语:
绝对可以的。
你能做到。
你要相信自己。
我相信你,一定会顺利的。
4.减压法
要点:在沟通中,参加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语言,让他们能以平和的心态来专心办事。
参考用语:
不用太紧绷,放轻松。
一定会如愿以偿的。
别紧张,和平常一样就可以!
不要勉强。
本文摘录自 | 《教师的语言力》,作者:三好真史
授权转自 | 星教师,文章略有删减。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325A0707S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