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2|回复: 0

[汽车天地] 纯电续航低/插电效率差?未来要代替燃油车 得靠这些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0 11:39:55|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新能源车很火,这句话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了,无数的参考资料数据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各人也都知道,如今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主角都是混动和纯电两种。不过吧,这两种车都不完美,都没法真正意义上替换燃油车。
道理很简朴,混动车存在各种各样的能效题目,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省钱,并非那么“新能源”,而更像是燃油车的某种优化产物。纯电车不消烧油,但续航题目至今无解(未来短期内也没有彻底解决的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新能源车发展到如今,整个新车市场的大盘还是燃油车的原因。


真的没有一种技能能彻底替换燃油车吗?没有一种新能源车,能当得起“新能源”这三个大字吗?这种被誉为“新能源车的终极形态”的技能,名为氢燃料电池。在今天的这篇长文中,我们打算好好跟各人聊聊,氢能车这种在热核聚变技能乃至冷核聚变商用化之前,很可能是人类汽车工业下一阶段形态的,真正革命性的技能。


首先值得指出的是,氢燃料电池车(下称氢能车)在分类上属于纯电动车,由于它的驱动方式,和如今的电池型纯电动车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只依靠电机驱动车轮,也有一块电池用于存储电能,没有任何其他动力形式的参与。


这种技能的原理是这样的:存储在车辆液态氢罐内的液态氢在气化后进入氧电解装置,通过电解发电,并存储到电池或直接供应给电机。(早期技能需要先存储到电池,如今可以直接供应给电机驱动车辆,不需要电池作为中转)在这个电解装置内,氢和氛围中的氧结合生成水,并通过车尾部的“排水管”排出车外。
氢能车之所以被称为终极新能源车的原因在于,氢这种东西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属于可再生能源,而车辆排放到外界的产物是纯水,也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物。氢能车完全就是“干净”的,不存在电池纯电车的化学污染,更不存在混动车的燃油机大气污染。


而且落实到使用中,氢能车的燃料加注速度非常快,和燃油车根本一致,两三分钟就能把储氢罐(可以理解为燃油车的油箱)加满,加满一次续航能有个7-800公里。而且考虑到如今的氢能车不太依靠锂电池储能,乃至可以完全抛弃锂电池,所以氢能车的续航数据是真实的,没有水分。不过当前受限于技能,氢能车的实际燃料加注速度其实并不快,远没达到燃油车加油的水准。


非常环保,续航长补能快,这是氢能车最大的优点。但现阶段这种技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点和题目也非常非常多。首先就是氢能车在日常使用中“续航长”这一点。前面我们提到氢能车的续航没有水分,但实际上是存在某种意义上的“水分”的。这种水分来自于一个名词:加氢压力差。


氢能车是通过在加氢站,用特制的液态氢加注装置把液态氢直接加注到车子内部的储氢罐中,液态氢的气化点是零下252度,这就意味着假如需要保证氢在制备、运输、存储和加注这整个过程都必须保持液态状态,也就是保持接近绝对零度(零下273度)的超低温,就必须在上述整个环节,给储氢装置施加非常大的压力,从而保证氢能处在液态状态。这里会产生一个非常严重的题目:加氢压力不足。在氢加注枪和车辆的加注口之间是必然存在能漏气的点的,即便氢在制备到存储的整个过程中都能保证相对较小的气化率,在从加氢站加注到车辆时,也一定会产生相对大的氢气化率(即泄漏量)。这就导致了加氢站体现的氢加注量,和车辆实际加注的氢存在差异,这个就是加氢压力差。


加氢压力差会直接影响车辆储氢罐里液态氢的浓度,这话的意思是说,在抱负状态下一台车加满会有800公里续航,但实际加氢后,真正可用续航必定少于800公里这个理论值,但具体少多少,这个根本没有公式可盘算,也没有人能准确判断出来,由于根本无从判断,一次加氢到底会有多少液态氢气化跑掉。理论800续航的车,第一次加氢实际只有600续航,下一次加满,又能有770续航,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所以,氢能车的续航,实际上是不稳定,而且不可控的。


上面只是说了车辆本身的优劣性,但阻碍氢能快速商用化的重要因素,其实还是在最基础的地方上。首先,正如上面多次提及的,氢能车的能量源是液态氢,这是一种气化点接近绝对零度的,有很大生存难度的东西。但这还不是题目的全部,如今对于我国而言,制备氢就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以如今人类的化学程度看,氢没有很高效率的制备方式,只能通过电解水的方式制备,无论是初中物理课上的氢制备实行,还是大规模的,以百万吨级论的工业化制氢,都只有这个办法。所以要大规模制备氢,首先就需要投资创建超大规模的电解设备,这些设备需要天量的电能,而我国如今的发电结构重要还是依靠火力和天然气。也就意味着在如今的发电结构下,假如想要大规模制备氢,还需要大幅度增长火力发电厂的数量和发电量,换句话说,要烧更多的煤炭,产生比如今更多的燃煤发电污染。所以其实和如今的电池型纯电车一样,根据我国如今的能源结构和发电结构,氢能车一样会产生转移污染,而且这个量非常大。


而至于天然气制氢,尽管天然气属于干净能源,但这里有个题目,我国属于天然气进口大国,并非天然气出口国,我国每年都需要向俄罗斯等国家进口大量天然气,以满足国内的各种需求。这就意味着天然气对于我国而言不属于富余型能源。在如今天然气需求已经云云迫切的当下,此举(进口更多天然气用于氢制备)并不明智,如今国家也确实没有这么做。


固然,我国也可以完全用干净能源发电(太阳能,风力等)的方式来给氢制备提供能源,但实话说,我国如今不仅干净能源发电覆盖率还不足,发电量相对还不高,哪怕是有足够的干净能源发电厂,我国也还有太多需要能源的地方了,能源缺口还很大。我们属于能源进口国,还远没到能源出口国的阶段。


所以至少在我国,如今单单是制备氢这块产生的转移污染,和干净能源发电量不足的题目,就已经严重制约了氢能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全球范围内,氢能发展得好的,根本全都是岛国(日本韩国、冰岛、挪威等),大概处于强海洋季风带的非大陆型国家的原因,由于它们本身就依靠干净能源发电,而且它们国家也有这个先天优势,不存在大陆型国家的上述转移污染题目。


而至于氢制备出来之后的高压液化和集中存储、运输、加氢站的铺设等题目,这些对于基建能力很弱的岛国,大概像美国欧洲这种早已经工业空心化的国家来说是个大题目,但对于我国这种全球知名的“基建狂魔”来说,这倒还不算什么大困难,只要国家的支持到位,这些全都不是题目。


而实际上,如今我国对于氢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请看下图:


这是如今一些关于氢能车的政策支持文件,实际上不但是最近几年,早在2015年的超重磅文件《2025中国制造》中,就已经明白提到要给包括氢能源在内的新能源提供支持。这等于是早在近10年前,国家对于氢能源就已经非常看重了。
而从近年来的各种文件精神看,国家显着把氢能源看得比之前更重要了。如今,包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都已经大规模开展了氢能源车,氢能源相关基础设施的创建和技能开发,所以国家对氢能的态度是很明白的。部分能源业界人士所认为的,氢能车就是“下一个10年的纯电动车”,观点也是正确的。


实际上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氢能的落地是有原因的。首当其冲的就是电网压力。各人应该还记得去年川渝地区爆发过的大规模停电吧?究其原因就是电网压力过大导致。如今我国的团体电网压力是很大的,电网的铺设和技能更新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纯电动车和插混车爆发式增长带来的海量的用电需求压力了。
全国范围内的电网压力长期处于高位会引发许多题目,这不但是影响到国计民生,甚至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团体安全。所以早在2017-2019年,国家电网的多份公开报告中就明白提到,未来10-20年伴随着新能源车的持续性爆发性增长,全国电网压力会受到挑战,必须改变这种征象。


所以氢能车的加速推广是有很大的紧急性的。但考虑到上文提到的能源结构等题目,如今从整个氢能车市场的近况看,氢能车如今在我国,还是属于商用车替换阶段。所谓商用车替换,意思就是用氢能车去替换原来的燃油商用车。从2021年开始,假如你翻看各种关于氢能源车的新闻的话一定会发现,如今在氢能车的具体贸易化上动作最快的不是我们常见的乘用车车企,而是以乘龙汽车、宇通、南京金龙、解放商用车等商用车企。


具体来说,这些氢能半挂车、大客车、泥头车等商用车辆,一方面它们实际上是燃油车污染的绝对大头,另一方面,它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同一管理。可以通过创建集中式加氢站,实现集中式加氢的方式,很好地解决这类大型车辆的燃料加注题目。其次,即便考虑到上文提到的加氢丧失题目,这些车由于储氢罐足够大足够多,一点点氢的丧失对于这些车来说可有可无(对家用车影响却很大)。
其次,一些特种车辆如今也已经开始大规模上马氢能源,比方矿山车辆、各种需要在特殊情况工作的民用车辆和非民用车辆,这些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推进氢能车落地的重要目标对象。


总的来说,如今氢能车在国内的布局和发展,其实非常类似于2004-2006年的纯电动车。当时的纯电动车也存在着没有快充技能、充电桩极少、电池技能严重落后等一大堆题目,国家为了推广纯电动车和锂电池技能的发展,也是先从商用车和特殊用途车辆上下功夫。所以从如今氢能车的布局来看,我们根本上可以给出结论:氢燃料电池车,就是下一个10年国家力推的新能源车形态,它,就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必然。


尽管现阶段对于家用车这个市场来说,氢能车还有点遥远,但这正如2006年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十几年后的如今,以电机为驱动形式的车会云云火红。作为媒体,我们热切地渴望着氢能源车完全登上家用车舞台的那一天,由于就像我们文章开始说的那样:在核聚变这种无限能源技能商用化之前,氢能车,很可能就是汽车的终极形态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320A030I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位
Empty Ads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