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14|回复: 0

国内手机厂商现在的困境,是因为太“聪明”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3 17:35:13|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芯片领域一家独大的高通近来频频上调自己的专利费用,使得国内手机厂商苦不堪言。然而一些网友却认为国内的手机厂商不值得同情,由于如今的惨状其实都是他们自己“作死”换来的结果,属于“现世报”,是这些厂商亲手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诸神混战”的芯片时代
早在十几年前,国际移动芯片领域可谓是诸神混战,当时高通还远没有现在那么大的影响力。国际范围内的芯片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陪同着手机市场的不断鼓起,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盯上了手机芯片这块蛋糕。
联发科、英特尔、德州仪器、高通……从事自研芯片的手机厂商,各人谁也不服谁,都想在这场芯片风暴中拔得头筹。
在当时,联发科还不像现在如许只能捡高通的“残羹冷炙”,那时的它是一家能够和高通扳手腕的顶级芯片企业,并且在许多方面还要略胜高通一筹。

2012年,联发科发布了全球首款4核手机处理器;次年发布了首款28nm手机处理器;同年又发布了全球首款8核手机处理器,在芯片技术上与高通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多项成就都表明在当时,联发科是一家丝毫不逊色于高通的芯片公司。
相比联发科,提起德州仪器现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了。但在当时,德州仪器可以说是手机芯片行业内独一档的存在,高通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它的处理器不停以稳定和省电著称。当时由于手机逐渐趋于智能化,传统手机的功耗也变得越来越大,市面上的手机广泛续航能力差,然而德州仪器所研发的手机处理器,能够帮助各大手机厂商大幅度提高手机的续航能力。
除此之外,德州仪器所研发的芯片无论黑白稳定性照旧流程性上都有不错的表现。当时由于手机的芯片工艺还不够成熟,导致手机芯片经常出现发热的情况。德州仪器凭借自身扎实的科技基础完美地办理了这一问题,这让许多的手机厂商把德州仪器的芯片看作自己的首选。
既然当时全球有那么多实力强劲的芯片厂商,为什么如今却发展成烈?通一家独大的局面呢?

芯片巨头的陨落
事实上,联发科和德州仪器的衰落都和各大手机厂商“坐享其成”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德州仪器拥有强盛的科技基础,造芯片对它来说根本不是难事。但是通讯基带方面对于德州仪器来说却是一个瓶颈,它在通讯基带方面的经验很少。这时间德州仪器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与手机厂商互助举行芯片开发。当时国内的许多手机厂商也都受到了德州仪器的邀约。

芯片巨头的邀约,本应该是手机厂商们在芯片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绝佳机会。然而全球各大手机厂商似乎对德州仪器的邀约并不感冒,他们认为市面上可以买到的芯片数不胜数,没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研发自己的芯片。
当时国内的手机厂商的各项零部件基本都来自于进口,技术研发对于它们来说根本就是费力不讨好的行为。说白了当时国内手机厂商的运营模式是通过批发零件举行组装出售,最终赚取差价,自然不会对技术研发感兴趣。

就如许,由于在通讯基带以及其他一系列手机相干技术不占优势,这个曾经的芯片巨头最终被市场所淘汰,选择了出售自己的手机芯片业务,并退出了手机芯片市场。

相比之下,联发科的衰落与国内手机厂商的关系就更大了。建立至今联发科把大陆的各大手机厂商当成自己最重要的客户,曾经凭借良好的性能表现俘获了浩繁国内手机厂商的“芳心”。然而随着高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资金和技术都相对较弱的联发科逐渐开始觉得有些力有未逮。这个时间它们同样向国内手机厂商抛来了橄榄枝,盼望能够和国内手机厂商互助研发手机芯片。
然而国内的手机厂商们似乎并没有顾及“兄弟情谊”,没人选择与联发科互助,而是纷纷转投高通。就连曾经互帮相助、共创辉煌的魅族,也选择在这个时间抛弃“战友”。失去国内厂商青睐的联发科逐渐走向了衰败,再难重现昔日的辉煌。

国内手机厂商在干嘛
曾经的芯片巨头们死的死、伤的伤,这让高通变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目前高通在安卓阵营中几乎已经再无敌手。得到霸主职位的高通一方面大肆对其他芯片厂商举行打压和吞并,另一方面大肆提高芯片代价以及技术专利收费。中国各大手机厂商都逃不过高通的“剥削”,由于他们要么是必要用高通的芯片,要么就是依赖高通的技术专利。

许多人不禁产生疑问:中国的手机企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什么除了华为以外没有一家能够拿出像样的自研芯片呢?这么多年中国的手机厂商都去干嘛了?
事实上,中国的许多手机厂商上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企业,大多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扮演着组建供应链的商人角色,自身把握的核心技术少之又少。

在这领域小米可谓是做得最“乐成”的国内企业。从建立之初,许多网友就不愿意认同小米是一家手机厂商,而是觉得它是一家互联网营销公司。由于从手机的研发到质料加工,甚至是手机的组装,小米全程的没有参与其中,它所参与的仅仅是手机的设计和销售,而这些领域所涉及到的核心技术少之又少。
然而如许东拼西凑的手机居然能够在国内市场大行其道,小米从第一部手机问世开始几乎每部机型都会在市场上买到脱销。这不禁让国内许多搞自主研发的手机厂商开始产生自我怀疑,费钱又费力的自主研发真的有意义吗?买来的技术和芯片又好又省钱,为什么还要研发呢?

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内的手机厂商开始加入到了放弃自研芯片和技术的行列中,开始举行从科技企业向“供应链商人”的变化。把握在中国手机厂商手中的技术越来越少,最后国内的手机芯片开始被以高通为首的国外厂商“卡脖子”了。

肆无顾忌的高通
失去了竞争对手之后,高通也越发为所欲为,
首先是不断提高专利费的比例。在失去更好的选择的之后,国内的手机厂商不得不听从的高通的摆布,这导致高通在专利费收取的过程中越发的肆无顾忌。
近几年高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利收费标准,这让国内的手机厂商苦不堪言,不断提高的专利费用让属于手机厂商们的利润越来越稀薄,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的生存压力。但是针对这种现象各大厂商也无可怎样,究竟除了高通,手机厂商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其次,由于高通的芯片一家独大,导致它常常在卖芯片时“夹带私货”,例如将核心技术与芯片捆绑销售,如果想买高通的芯片就必须连它倾销的技术一起买。但这种情况却会对企业造成两种不利影响。
第一个不利影响是会增大企业的本钱投入,本来只想买芯片,无端又被搭售了技术,这会增大企业的资金压力。
第二个不利影响是会继续加重自身对于高通技术的依赖,不断被高通兜售核心技术,会让高通实现对于手机厂商的技术渗出,如许厂商们就越来越难以摆脱对于高通技术的依赖。

除此之外,高通在完成了对于芯片行业技术把持以后,就很难再有新的企业进入芯片行业,以高通的实力通过技术封锁和市场排挤,很容易就能置小企业死地。一个行业如果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就意味着会迎来衰败,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最后,对于消费者来说,高通向各手机厂商收取的高昂专利费,最后都会在手机的代价上表现出来,雷军曾经说过,如果高通不向小米收取专利费,小米的手机能降到500元一部,这些足以看出手机代价中专利费用占比非常大。如果高通肆无顾忌的收取专利费,那么最终买单的只会是消费者。

科技才是企业立命之本
国内的手机厂商在高通的把持之下一个个苦不堪言,一方面各大厂商要是还离不开高通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高通高昂的芯片售价以及令人咋舌的专利费用,将各大厂商压榨的体无完肤。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一方面国内手机厂商过于依赖高通的技术,助涨了高通的嚣张气势;另一方面国内的手机厂商一心只玩供应链,无心研究技术,导致手中的核心技术越来越少,最终只能听凭高通摆布。

一家只会做生意的企业,即使再乐成也不过是变得更有钱罢了,于民族、于社会而言并没有太多的贡献,中国从来不缺少会赚钱的公司。但是一家有技术、懂创新的企业,却能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由于如许的公司能够推动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进步,而如许的企业正是我们国家所缺少的。
这让我不禁想到国内的另一家手机厂商,那就是一枝独秀的华为。

5G时代到来之后,华为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蒙受着老美的制裁和打压,当所有人都以为华为会倒下的时间,它乐成地站了起来。我们欣喜地发现,华为像一个万能的超人,在芯片、通讯、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家居等你所能看到的任何与科技有关的事物华为都在举行研发,这或许也是它能够一竖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
而反观国内的许多手机厂商,只知道闷头赚钱,却疏忽了技术的研发,完全忘了技术才是企业的立命之本。盼望往后我们能在国内看到更多像华为一样专心做技术的企业,而不是一群只会割韭菜的商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