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60|回复: 0

【答个疑】天气这么热,有什么防中暑的招数or吃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4 14:26:0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爱的中六君,炎天这天气热成“狗”,被晒成炭还是小事,要是被中暑“盯上”可就不好办了,有什么防中暑的招数or吃的呢?
一样平常生存中怎样预防中暑?

快搬好小板凳认真听哦~

预防中暑“三要三不要”

三要

要多喝水
1.在高温天气,岂论是否活动,都应增加液体的摄入。
2.如果必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的,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500-1000ml)。

3.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活动型饮料增补盐分和矿物质,饮料含盐量以0.15%-0.2%为宜。
要平淡饮食、充足苏息
1.高温天气下,饮食应尽量平淡,多吃水果蔬菜,少食高油高脂食品。

2.保证充足的睡眠。
要在室内避暑适度降温
1.在室内可通过空调、电扇降温。



2. 当室内温度高于35度,应考虑使用空调,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并留意适时开窗透风。
三不要

不要饮用某些饮料
1.含酒精或高糖饮料会导致身体失去更多体液,不宜饮用。
2.尽量制止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3.对于某些必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制止一次性大量喝水。
尽量不要高温时段外出
1.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分,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傍晚,并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苏息。户外工作要留意排班调息。
2.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佩戴宽檐遮阳帽及太阳镜。
3.外出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仁丹、风油精等。
不要忽略身体状况
如发现自己或周围的人有中暑症状,请这样做:
立即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处苏息;
增补水分,小口慢饮;
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等,保持周围透风,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
苏息后若不好转,应实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老、幼、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底子病等一些容易受高温天气影响的特殊人群,应加强关照。
预防中暑饮食

刻苦瓜:祛痱子
苦瓜的“苦”,才是营养的关键和精髓!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吃丝瓜:平痰喘
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而且丝瓜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丝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
吃冬瓜:增食欲
“冬瓜”,听名字就知道非常适合炎热的三伏天食用。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而且冬瓜含水量较多,还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

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绿豆汤:解暑佳品
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健胃益气、抗炎消肿、止渴止泻、降低血压和血液中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
但对于寒凉体质的人(如四肢冰凉乏力、腰腿冷痛、腹泻便稀等),吃了绿豆汤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西瓜翠衣:清肺胃
西瓜的肉外青皮部分,以刀刮下,可炖汤或做菜。可以清肺胃,解暑热,除烦止渴。也可治疗因暑热引起的喉咙疼痛、口舌生疮等。但适量即可,不可多食,以免积寒助湿,伤及脾胃。大便滑泄,易拉肚子者,病后或产后均不可多食。
薄荷叶:清凉又解暑
高温天可以适当吃点薄荷叶,比如煮绿豆汤的时间加点薄荷叶,这样熬出来的绿豆汤,喝起来真的沁人心脾。另外,可以把薄荷熬水放冰箱备用,然后榨果汁的时间,添加点薄荷水。

藿香叶:有效防中暑
夏季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藿香正气水了。其实可以把藿香作为香料来使用。平时在烧菜时,加点藿香叶,可以有效预防中暑,又增加了卤菜的香味,比吃药强多了,一举两得。

荷叶:消暑增食欲
荷叶的清香,非常诱人,伏天食用可以增加食欲。也可以用来做绿豆汤,跟薄荷叶一样,煮绿豆汤时放一点,加强消暑功能。

这下你学到了吗?
本文指导专家


中医科主任 林景琳

针灸病愈科副主任医师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物理医学与病愈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愈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病愈医学会专业委会员委员、广东省中西医联合亚康健分会委员、广东省病愈医学会中西医联合分会委员。
学术专长:一直从事物理医学与病愈医学的临床病愈工作,临床上善于运用中西医联合的病愈医学方法处置惩罚神经科及骨科疾患、胃肠肿瘤术后相关医疗病愈,尤其对粘连性肠梗阻、颈肩腰腿痛、瘫痪的病愈评定与治疗、面神经炎、其它各种软组织疾患、各种疼痛及骨折后的病愈评定与治疗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多次参与市、省级科研项目。
出诊时间:周一、二 、四全天,周五上午

急诊科 吴桂昌 主任

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
1988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神经病学专科分会、病愈医学专科分会委员。恒久从事神经病学专业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善于于脑血管病及其它神经科疾病如癫痫、头痛、头晕、失眠、神经症等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至五全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