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证专家:@肝科医生王海峰 | 济南协和肝病医院副主任医师
提及“养肝护肝”朋侪们应该都不会陌生。
“出门别乱吃小心肝炎,晚上11点肝排毒必须睡”.....从小到大我们听到了太多关于养肝护肝的劝诫。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负责着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消化代谢、激素合成、胆汁分泌......
同时,肝脏也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不但负责清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可以化解日常生存中吸入人体的毒素。

但据数据表现,国人的肝脏养得似乎不太好。截至2020年,包括慢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在内,中国慢性肝病患者人数可能凌驾4.47亿。
2015年我国肝癌新发病例高达36.5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50%。肝癌已成60岁以下人群最常见和最高致死率的肿瘤。

为什么会如许?为什么国人的肝越养越坏?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大众在“养肝护肝”题目上存在一些陈旧甚至错误的认知。
今天辟谣君就从辟谣开始,和各位聊聊怎样科学养肝护肝。
[size=1.412em]肝需要“额外排毒”?
No,面对大多数毒素,人体自我“排毒”足够了。
帮肝“排毒”,这是很多养肝方法的核心要义,更是很多养肝产品的核心卖点。
但很遗憾,人体不需要所谓的“排毒”。由于“排毒”本身就是个伪概念,充其量只是加速新陈代谢。
五颜六色的排毒果汁
从医学角度,人体内毒素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比如:乳酸、尿素,这些东西会随着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另一种是日常生存中从自然界接触到的毒物,比如: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食品中的化学残留。
面对这些外敌,我们的身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早就形成了一套精密的防御体系。
皮肤、呼吸体系、消化体系都可以帮助人类抵御外部毒素。
即使没能防御住,人体中的肝脏还可以对这些毒素进行“解毒”,让它们从哪往返哪去。有些时候甚至还能“废物利用”,将毒素净化后为我们所用。

所以对于平凡人来说,不需要所谓的“排毒”,更不需要为肝脏“排毒”。
但需要注意的是,肝脏固然有解毒功能,但如果恒久饮酒、滥用药物、暴饮暴食,肝脏的解毒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size=1.412em]晚上11点不睡会爆肝?
以偏概全。所谓“人体器官排毒时间表”不靠谱。
相信各位在生存中肯定都对“人体器官排毒时间表”有了解。“晚上9点~11点为淋巴排毒时间、每天晚上23点~1点,肝脏排毒、每天早晨5点~7点小肠大肠排毒......”

但这张人体器官排毒时间表实在并不可信。
首先,如前文所说,“排毒”本身就是个伪概念。
其次,人体各个器官时刻都在工作,并不存在固定的工作时间。
更何况在睡眠时人体性能趋于迟缓,新陈代谢水平也会相对降低,这种情况下单个器官怎么还会加班加点工作呢?
不会影响所谓的“排毒”,但也不能放肆熬夜。
固然比酒精、药物伤害小一些,但熬夜同样会给肝脏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据研究表现,熬夜会引起转氨酶短期升高,固然休息后一般可规复,但考虑到转氨酶是判断肝病的紧张指标,还是要谨慎防范。

鉴于当代人的生存节奏、工作习惯等原因,不一定非要每晚23点入睡。但一定要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保持固定的昼夜节律(生物钟)以及规律睡眠。
[size=1.412em]应酬多、肝欠好,护肝片吃起来?
No,医生没让吃,就别吃。
很多朋侪由于工作应酬、作息不规律等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为此朋侪们会选购一些自称有护肝功效的保健品,希望可以靠这些产品保护肝脏健康,甚至修复已有的肝损伤。
然而, 关于这些“护肝片”甚至是部分保肝药在医学界尚存争议。国外的咱就不说了,光是《中国消息周刊》就在2019年发表长文质疑保肝药的价值。

事实上,部分“保肝药、护肝药”现在还大多停留在“可能”阶段,更多只能证明其中某些身分可能有效。
2014年《肠胃病学与肝病学》上刊载了一个由北大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国疾控结核病控制中心发起的研究。
该研究发现,2752位利用保肝药的人与1552位未利用保肝药的患者,出现肝毒性的比例只差0.1%。说明保肝药并不能降低结核病中因药物造成的肝损伤。

与之相反,很多研究已经证明,滥用护肝片等保健品可能会引发药物性肝损伤,轻则损伤肝功,重则危及生命。
这里需要提醒,不但是市售护肝保健品,一些朋侪以中草药自制的养肝水、养肝酒,也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正规医生明白建议,建议各位不要乱吃护肝保健品。
[size=1.412em]肝脏“爱吃糖”?肝欠好多吃糖?
断章取义。此“糖”非彼糖。
肝欠好要吃糖?我们先来看看原话是怎么说的。

很多朋侪在看到这句话后,误以为吃糖可以养肝。但这黑白常错误的,这里说的“糖”主要是指复合碳水化合物,而不是蔗糖、蜂蜜等添加糖。
对于已患有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朋侪,在饮食中要注意摄入代谢压力较小的碳水化合物来增补能量,且碳水供能比不能太低。对于肝硬化的人,富足糖原储备有利于肝功能规复。
根据《中国营养科学全书(2019版)》表现,肝硬化患者每日应摄入300~450g复合碳水化合物。

与之相反,无论是否已患肝病,过量吃糖都会引发血糖剧烈波动。
长此以往,轻易引发胰岛素抵抗,加速脂肪堆积,增大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二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发病率。
[size=1.412em]想补肝要多吃肝?
No,可以适量吃,但别神话。
民间一直盛传“吃猪肝可以补肝”。但从营养学看,这并不科学。
由于无论是猪肝还是其他动物肝脏,与其他肉类食品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只是在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方面有些许领先。

据统计,动物肝脏中含有可观的维生素A。同时还含有一定命量的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B12、铁,锌等人体所需维生素和矿物质,但考虑到含量有限,并不能起到补肝的作用。
除此以外,动物肝脏中剩下的更多是蛋白质和脂肪,经人体消化后最终会转化为氨基酸、脂肪酸供人体利用。
现在没有明白的证据,可以证明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补肝。退一步说,如果真的可以通过吃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补肝,那吃口感更好的鸡蛋和瘦肉就好,根本不需要吃肝。

所以从营养学角度出发,吃动物肝脏并不能起到养肝的作用。
别的,部分来路不明的动物肝脏,可能会存在兽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的题目。
所以建议各位在选购动物肝脏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每次摄入动物肝脏不要凌驾25g。
[size=1.412em]吃大蒜能预防肝炎?
错,脱离剂量谈功效,小心伤胃。
大蒜是国人餐桌上的常见食材, 特别是当大蒜的杀菌性逐渐被认可后,人们对大蒜更加喜好。

有些朋侪会用大蒜来抗击肝炎,有些肝炎患者甚至在患病后,仍旧保持吃大蒜的习惯,希望借此治愈肝炎。
但,这种做法不会给肝炎预防和治疗带来积极影响。
首先,必须认可大蒜有消炎杀菌的功效。早在第一次天下大战时,医护职员就用大蒜水帮伤病员清洗伤口,消毒杀菌。

但根据后续研究表现,大蒜的消炎杀菌效果,只对沙门氏菌、革兰氏菌、幽门螺杆菌等特定细菌起作用。
截至现在,尚未有大型研究证明大蒜和大蒜素可以对抗肝炎病毒。
别的,过量吃大蒜会刺激肠胃,影响消化液分泌,会增大肝病患者不适。
<hr>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实在除了今天提到的常见谣言外,关于肝炎、肝病的防治另有很多谣言和误区,但碍于篇幅不能一一戳穿。
希望各位能从今天起,多多关注肝脏健康,如果感到肝区不适或者体检发现异常,应立即探求专科医生就医。

最后再和大伙说一个真正的养肝秘方:“不喝酒、少油腻、不乱吃药、不熬夜、适度运动”。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杨月欣 葛可佑.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林萍,李启渝,刘家璧,刘玉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唾液与乙肝病毒传播关系的探究[J].广东卫生防疫,1998,024(004):25-27
3.药物性肝损伤的体现,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中国肝病防治中心
刘志峰,万峰,等.大蒜新素预防和治疗鼠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实验研究[J].胃肠病学,2001,006(C00):202
4.《4 detox myths: Get the fact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5.《科学合理利用保肝药物》.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6.《身体自带“排毒体系” 饮食“排毒”都是忽悠》.中国妇女报
7.《中国患者一年吃掉百亿保肝药 为何国外根本没这药》.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