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83|回复: 0

临江鲜,临江仙,临江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9 14:44:3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广州熟悉一个把潮州菜做得风生水起的川人朋友,我觉得这已经很了不得了,来到上海以后,黄鱼哥告诉我:现在黄浦江两岸的高端馆子又被川人把持了。
可见川人骁勇,撒豆成兵,落地生根。
黄鱼哥和我说这句话时,我们刚好在微雨天来到了临江宴,这家黑珍珠两钻餐厅在川人老板李勇老师的“主持工作”下颇有海派腔调,菜肴很风雅,给我的感觉是博采众长,既吸纳了川粤精华又保留了淮扬风云月,和一招制胜的剑走偏锋差别,临江宴可谓马不步扎实,不露毛病。
固然是行色匆匆的午宴,但好客的李勇老师把一席菜单计划得洋洋大观,既偶然髦的黄鱼和鱼子酱,也有故乡的川味小吃。


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大甲壳类生物可以大概各具风情端上桌来,主人家的专心可窥一斑。
阿拉斯加蟹酥炸以后用梅菜肉酱的风味来举行渲染是个创意,我并不觉得这些孔武有力的深海生物有多好吃,摒挡不当反而味如嚼蜡,但这一番操纵却巧妙的融合了发酵的风味。

宴席上常见的龙虾也是我以为“食之无味,弃之痛惜”的玩意,龙虾的鲜味只能说乏善可陈,但临江宴用江南的蟹粉和海胆来烩制这一盘龙虾,滋味并不唐突,龙虾肉鲜滑起来,就不觉得面目可憎了。

最惊喜的是居然能吃到“拖鞋龙虾”,这玩意儿在澎湖一带叫做海战车,来到了潮汕地域又叫做虾婆。很多人以为这是比龙虾更鲜甜的深海甲壳类生物,我之前在潮汕地域吃过拆肉炒潮州芹菜的做法,用来清蒸也很清雅。

菜系的提法原来就带有几分主观色彩,经营菜系靠的是热情与天份,并不存在阶层身世的血统论,在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冲击之下,各个菜系的创新发展才有了令人等待的异变和跃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