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高温酷热的情况轻易让人中暑,此时该如何养生保健呢?
趁暑化湿解冬病

养生保健中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夏季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可通过艾灸等方式补充阳气,到达疗养效果。
多饮温水益消暑

消暑最好的方法是饮温开水。需提示,一次性饮水不要过多,否则会增长心脏负担,乃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所以,即便再渴,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
药食同粥补气清暑

天气炎热,胃口不好,可以用粥来滋补身材。中医以为,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但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粥,以免引起血糖迅速上升。
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湿

炎炎夏季,心气轻易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要化解这些症状,除了做到劳逸结合、防暑降温、讲究饮食卫生外,假如已经感觉到头晕,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
消暑切莫动“心火”

高温酷热时,人常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也被称为“情绪中暑”。特殊是老年、体弱者,出现情绪停滞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乃至还会引发猝死。因此,在热天要保持情绪平和,防止“心火”扰动。
“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桑拿天”尽量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袒露在露天情况中。但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hr>作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教授 刘浩
编辑:熊恕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泉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