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隔壁友商每年只有百分之几挤牙膏的性能提升,龙芯在处理器性能提升上的表现,还是很可观的。 而托尼觉得比 CPU 性能提升更重要的,是这次龙芯在尝试解决软件生态匮乏的问题。
首先龙芯将自家的 LoongArch 进行了开源,开发者可以直接在上面搭建操作系统,目前已经支持了包括统信、麒麟、欧拉、开源鸿蒙在内的多类系统。
与此同时,像是QQ、微信、WPS、网易云音乐、腾讯视频等应用,也慢慢在拓展和入驻。 相信假以时日,就能在龙芯 CPU 上体验到一个较为基础的日常软件生态。
光靠大厂和开发者们短时间内的用爱发电或爆肝开发,在应用数量上肯定还是没法和主流的Windows、macOS 来相比的。
所以龙芯还想到了一招——通过二进制翻译来运行 X86 应用。
诶?这个听起来好像有那么点耳熟。。。
你没记错啊,3 年以前苹果从英特尔的X86平台转到自家 M 系列芯片的 Arm 平台上的时候,用的也是这个办法。
果子的方案是,通过 Universal 帮助开发者做软件的简化编译,接着再用 Rosetta 这个软件,让还没来得及转换架构的软件,先在新电脑里跑起来。
龙芯的方案其实和苹果的类似,也是通过转译的方式,让电脑先把 X86 和 Linux 软件跑起来,然后再逐步搞定那些没办法一下子迁移过来的软件和应用。 可以理解为,先吃上热乎的填饱肚子,再想着要怎么做出这么一顿热乎美味的。
如果说之前的龙芯还是一个啥啥都做不了、跑 Linux 系统都找不到多少可用软件的铁疙瘩。
打印机驱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转译的方式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