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71|回复: 0

在育儿上今年有啥新认识?我说一个,这个发现让我放弃了鸡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6 20:15:0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说一个:大脑需要涌现。


这是我最近突然悟到的,我不确定对不对,但是我想说一说。





以前我总觉得孩子还是要努力去练习,比如口算练习,该做你还是要做,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要想学好,刻意练习是少不了的。


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家长的教育都是这个路子。


让孩子做作业,让孩子刷题,让孩子不断练习。


孩子可累呀,小学阶段都累得要死一样,每天晚上做作业到很晚。


我们一方面觉得这好像不对,但又说不好,不确定,总觉得不学也不行,学吧,前途也不那么明朗。





有一些家长,一些教授,一些育儿专家,劝大家不要鸡娃,不要一心考大学,因为考上大学也不一定就是康庄大道,孩子还是要心理健康……


这话也有一定道理,我其实是站在这边的。


但是,不让孩子学,没有一技之长,将来咋办呢?


我也徘徊,内心有犹疑。


后来,在了解人工智能后,我突然就想通了一件事,大脑需要涌现,专注在一个地方求100分,不如只求60分,把剩下的精力用来广泛输入数据。




你看哈,我们现在的教育内卷是要求学生把每一学科学到100分,都是满分你就能考清北,稍微低一点就按分数考相应的大学。


就说这个数学吧,其实很多概念你都理解了,可是要求你的计算速度,要求你的变换能力,要求你对各种题型了如指掌……


想得高分,其实就得多刷题,在真题、模拟题之间反复刷,争取提那怕一点点速度。


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没有学习新东西的,而是反复把老东西搞到极致。


这个路子不能说对不对,而要看你的目的。


如果你就想长大学,想掌握一技之长,就是这个套路,刻意练习,一直到肌肉记忆。





可现在时代发展了,我们需要的不再是熟练的工人,而是创意人才。那你就不能走这个路子。


你需要像喂数据给人工智能一样,给孩子海量的数据,让孩子接触新东西。


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远没有人类强大,它需要海量的猫咪数据,才能识别出猫,而你给2岁小孩看2只猫,他以后见到无论什么品种的,都知道那是猫。


人工智能喂了数以万亿的数据,才发展到如今水平,已经了不起了,那人呢?


我大胆设想一下,学新东西,去接触各种东西,孩子们也会了不起。


只要是有引导,有设计的对课题深入,又适当的拓展。


那么孩子的大脑也将涌现出【智能、连接、创造】


意识到这些后,我开始注重孩子学习的“量”,也就是别人说的背景知识,通识教育。





在她还小的时候,没必要为了一点内容使劲搞到100分,等孩子大一些,再去钻研,效果会更好。



比如,在小学没必要分分计较,为了考到100天天刷题,上辅导班。


让孩子多去接触各种内容,等到了初中高中会非常有后劲。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16A06ZPT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