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07|回复: 0

10岁男孩寒冬出走,教育减负有待更多变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8 04:19:4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方(郑州大学)
12月17日,石家庄下课出走的10岁男孩被找回。据救援工作人员称,当时为17日的早上7点,室外气温达到零下十三度 ,孩子躲在了隔壁小区的一楼阳台上,此次出走是因为家里给的压力太大。(12月17日 后浪视频)
周末本该是一个10岁孩子放松玩乐探索世界的时间,在报道中的男孩这里,却被父母安排了三个兴趣班。离家出走这一行为的背后是家长们望子成龙观念的过分压迫,也是当前社会焦虑对于教育领域的投射。
近年来,因家长与学校过分施压而导致孩子走向极端的惨剧屡见不鲜。仅在上个月,就有某中学初三学生校内坠亡的事件发生;更早一点的10月11日也有浙江玉环的高二学生投湖自杀。这一系列的惨剧并不是没有被大众所看到,然而却并不能让教育减负立马得到彻底实现,使孩子们重新回归轻松愉快的童年,也没法使家长们立马放弃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沉重期盼。
兴趣班、补课班,这些课外班的开展本身无疑是一件好事。不论是钢琴等乐器的学习,还是跆拳道等体育的学习,都是一种帮助孩子开拓视野、拓展知识的好去处。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大多数孩子们并不是主动选择去上这些课外班的,而是被逼迫着被动地选择了这些课程。或是家长无暇照顾,将其放在课外班托管;或是被强加上了家长自己的愿望,想让孩子多才多艺让自己更有面子等等,家长往往没有与孩子达成有效沟通,便一股脑地给孩子排下满满当当的一节节课。
兴趣是孩子最大的老师,但兴趣班不是。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兴趣班也只会变成孩子巨大的学业负担。大量负担之下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其天性的压抑,长期以来孩子在身体锻炼、社交能力培养方面的缺乏,会使得相关问题一点点积累下来,自我排解与表达的不通畅则无疑会带来更多精神与身体上的双重负担,直至酿成悲剧。
自“双减”工作正式开始已经过去了两年,相关部门每年都对兴趣班、补习班等进行大量整改,对于孩子本身义务教育的课堂质量也进行了提高。但是仍有家长如此热衷于补习班,甚至不惜通过非法的方式给孩子安排补习和私教,全然不顾及孩子自身的想法。这种错误的价值取向背后,不光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也是当下社会焦虑与教育内卷环境所造成的。就业形势的严峻、经济压力的负担、中考、高考的激烈竞争无不在时刻刺激着家长们对于孩子未来的焦虑神经。
因此,要真正解决好孩子们的童年减负问题,便首先要解决好家长们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担忧问题。保障好职业教育的就业出路,切实完善劳动法,改善就业环境……让社会层面的焦虑更少地投射到教育之上,让孩子有更多的道路可以选择,方为更明智有效的解困路径。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17A060F2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