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57|回复: 0

申怡:语文课本最有价值的部分,99%的学生都还不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1 09:08:30|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讲者:
申怡
申怡读书创始人
百万家庭阅读引领者
群文阅读领读人
原北京人大附中实验班语文老师、班主任
近30年一线教龄




很多孩子成绩差
是因为从语文课本就用错了
我去过很多线下的讲座给大家讲如何读书,然后我看现场的同学,大家手里头拿着笔记本,上面记了很多知识点,甚至还有人带点别的练习册做题。我看到你们带的这些,我就知道,你们其实在很努力地学语文。
对于很多努力的孩子来说,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背公式这些,不是你们的难题。但同时,语文学科,背完答题公式,背完各种“必背”的知识,是不是就能保证你得一个高分呢?绝不可能。
你如果把握不了课文原文,如果你读完课文之后都没有更多的思考、思想、情感,没有一个精准、有逻辑、生动的表达,你记这些套路术法,反而会限制你。
这也是很多学生上了初中、上了高中就开始跟不上的原因。
所以,想成为一个会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学霸,从会看课本开始。




课本的一个单元
就是一次“群文阅读”
如何会看课本?相信我,每一单元的课文,就是一次“群文阅读”,或者又叫“多文本阅读”。
什么是“群文阅读”?
简单来说,群文阅读就是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主题,为了透彻地了解它,就围绕着这个主题,大量地从不同角度或领域来阅读该主题相关文章的阅读方式。
比如我们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成功”,那么就围绕着成功,我们去看古今中外的大咖名家解读“成功”的各种文章,可以是小说、散文、古文、诗歌等等,最后你会有一个自己的结论。比起单一次的浅阅读,我更提倡这种深层次阅读,因为它能把一个事儿弄明白。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我们课本的每一个单元,就是一次带有主题的“群文阅读”。
我这里拿高一第一个单元的课文举例子。


他们看起来各不想干?没关系,我一篇篇带你捋,你就明白了。
1
第一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诗很明显是二十几岁的青年要搞事情、搞大事情之前,路过长沙,站在橘子洲头写下的诗。
比如最后一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是控制阻止的意思,一个人自信自己能够把控一切,才有这么一个“遏”,那这阻止飞舟的浪是谁激起来的?是青年人激起来,青年人团结起来、浪起来,才有了阻止一切飞速前行的力量。
所以我们能确定,这首诗讲的是一种年轻人的「壮志」。一个年轻人如果有雄心壮志,他可以做成更多事情。
2
到了第二篇课文,是郭沫若的诗歌《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 X 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的 Energy 的总量!
……(节选)
我以前上课,班上好多学生可喜欢《天狗》了。尤其是男生,放声朗读的时候,他们读《天狗》读得如痴如醉。
“天狗”是什么,是破坏旧的,是创造新的,然后你看诗人郭沫若,他本身就有点癫狂的状态,他连英文单词什么X光线、Energy都放上来了,代表年轻人不可阻挡的力量。
如果说《沁园春·长沙》还是眼前有景、心中有情的壮志,那到《天狗》这,就是年轻人在这个时代都摁不住洪荒之力的「豪情」。
3
第三篇课文,是闻一多的《红烛》: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很明显,到《红烛》这里,从豪情变成了静静地流泪。红烛流泪其实就是奉献,表达了年轻人的奉献精神。
4
第四篇,再到我个人特别喜欢的这首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这首诗我想到了每一个年轻人,你想想是不是这样,可能我们静静地看着宇宙万物,觉得好厉害,觉得离自己好远。就像你在看着2022年的高考状元,哪一个考上了清华,哪一个又多么多么优秀,而你却只在你的小小位置仰望着他们。
这种感知,其实是年轻人开始建立起与世界、与周围景色等一切关系的觉知,这个过程,也是年轻人在把自己放到这个社会当中的过程。
5
然后我们再看雪莱的《致云雀》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你似乎从不是飞禽,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边,以酣畅淋漓的乐音,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云雀是谁?应该就是雪莱他自己了吧,通读这首诗你会发现,里面不仅有了对外界事物的觉知、赞美敬佩,也有年轻人对自己内心的一个认同、认可和发现。


好了,这5首国内外的诗歌读完了,你会发现,其实这一篇篇课文,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循序渐进、有逻辑地排列的。
《沁园春·长沙》讲年轻人有壮志;
《天狗》讲年轻人有豪情;
《红烛》讲年轻人要每天坚持不懈地默默奉献;
《峨日朵雪峰之侧》说年轻人要有对世界的觉知;
《致云雀》说年轻人还要有对自己的认同。
你看,这些课文之间,他们的逻辑是连贯的,层次是一点点拔高的。
那么再升华一步,最后两篇课文是小说。
第一篇是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百合花》里不管是小兵还是小媳妇,他们都有一颗纯净的心,他们做的事情,都是他们愿意且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
再到第二篇《哦,香雪》,写偏远地区的小朋友是怎么看着列车经过的、这个列车又代表了什么、又如何给他们内心触动的一个故事。比如你们现在是在你们出生的地方,你们努力地奋斗拼搏,我相信不少的同学是为了将来考出自己的家乡,去大城市吧。
所以你可能就是《哦,香雪》当中的那个香雪,现在我——申怡老师可能就是飞驰而过的这辆列车的列车员,你愿意跟我交流两句,然后你听到了外面来的消息。但我在这一个半小时能教会你多少?其实并没有太多。但是你愿意听一听、看一看,你知道了自己所在的地方有好的一面,也有闭塞保守的一面,你感受到你的心在不一样地跳动,你觉得你的脸有着不一样的温度,那么这趟列车就没有白白经过。
最后你会发现,真正的读课文,是你不管读哪一篇,你都能找到自己。


群文阅读
是让人找到自己的阅读方式
我翻过大量学生的作文,我发现北京的孩子,尤其是曾经我教的人大附中的孩子,他们的作文和我看到的很多高考满分作文有一点点不同,就是他们的文章里有温度。
所谓的有温度,不是举例某一些著名的人、著名的事,然后用好的语言堆砌起来;温度指的是他能在作文当中他去谈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对自己的觉察。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很重要的是,他们读课文的时候,是深入进去的、是多篇文章各个角度一起读的、联系到自己和生活的。
比如刚刚我们举例完了高一课文的第一单元,他们代表了什么?他们就代表了一个典型的群文阅读、多文本阅读。
所以,没有一篇课文是随随便便排进课本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大量专家的考量和思索。
拓展开来,群文阅读的阅读方式还有什么好处?
比如你将来遇到的那一张张试卷,你就能学会在多种文本当中找到主旨、找到贯穿一张试卷的精神思想内核。
比如你学一篇诗歌,你能够联系到现代文,联系到写作,这就是“学通”了。




如何进行“群文阅读”?
语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是一个痛处,很多人是蒙着学,老师让干嘛我就干嘛,很多人语文成绩起伏特别大,经常给你一个大惊喜,要不就是大惊吓。
那是因为你还没入门,在门外只能猜来猜去的时候,语文你就总会把握不住。中医讲究什么?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代表你还没通呢。
那怎么能通?在学习的过程中,把一类文章放在一起,其实就是我说的群文阅读。
大家回看我们的高考作文,高考作文有没有考过我前面讲的年轻人的精神?有对吧,有时候可能不是直接说“青年精神”,而是说创新、努力、奋进,但都是一个青年的精神。
比如2022年的高考题贾宝玉题匾额,宝玉题了个“沁芳亭”。


贾宝玉作为小孩,他没有太多的束缚限制,他可以真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是创新。但如果你在这个作文题目下写“青年精神”,这100%是跑题,但如果你说怎么能具有这种创新精神,其中加一小段青年的精神,你就是把主题升华了呀。
再说2023年高考作文题:我们如何去看待时间。


现在虽然我们有各种各样先进的手段,但我们能够把控时间吗?你会发现这里头你依然能升华出青年的精神。
2018年的高考题,“如果你给2035年的自己写封信”,这里头也有你怎么去觉知世界、觉知自我、你怎么把自我的内心能量给调动起来的青年精神。


而以上的所有高考作文的写作主题,都是我们学这仅仅高一第一个单元的课文就能学到的,由此,你还会看不起课文吗?还会不好好用起来“群文阅读”的阅读方式吗?
所以,不要忘记认真阅读课文;然后认真按照我说的群文阅读的方法,研读课文。
好多人都看不起课文,觉得学课文干嘛,咱还不如上来之后直接刷题直接做题。
放心,学课文,自有给你安排的用意。
| 来源:公众号-领读人申怡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19A05XA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