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56|回复: 0

生僻字,可以认识一些,但不要沦为孔乙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30 17:45:53|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月月初,央视发布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为——“龙行龘龘,欣欣家国”,该主题一经发布,关于生僻字的讨论就形成一波热潮,可谓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有的媒体给大家列出一系列三个同样的汉字组合在一起的字,诸如鑫、淼、焱、垚、犇、骉、猋、掱、劦、毳、畾 、刕、叒、尛之类。也有的媒体从笔画最多汉字入手,列出靐、齉、齾、爩、鱻、麤、龗、灪等等。然后共同的问题是,这些字你认识几个,知道什么意思吗?
某些媒体暗示读者,认识的生僻字越多,证明越有文化;某些读者也有点儿上头,觉得必须要记住这些字,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
这种情形,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的那个著名片段: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孔乙己以自己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为能事,他大约不知道的是,回字其实不止有四种写法。但是,知道这些写法有什么用处呢?那些都是回的异体字,都属于已经被淘汰的文字,如果不是专门研究,那些字对普通人而言,其实没有任何价值。


生僻字之为生僻字,就在于不常见,不常用。在这些不常见,不常用的字上下功夫,除了作为炫耀的谈资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和意义。反倒是在那些常见常用的字词句上,的确需要下一番功夫,因为能否熟练运用这些常见的字词句,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否则一张口,就读白字,就断错句,那就是大问题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来《笑林广记·谬误部》中的一个笑话来,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就不引用原文了,直接引用一段翻译之后的文字,看看你能不能看出其中的笑点来。
有个不高明的教书先生常常断错句子,还经常念白字。有一天他教训徒弟,讲授《大学·序》,他念道:“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主人听出了错误,非常生气,把他赶了出去。后来这个教书先生又被一个官员请去做幕僚,这个官员不懂律法,每件事情都要问这位先生。一天,巡抚抓到一个偷钟的人,官员就问:“如何处置他?”这位先生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官员于是释放了盗钟的人。又有一天,抓到了一个偷席子的人,官员又问那先生处置的方法,他就说:“朝闻道夕,死可以。”官员立即将盗席的人打死了。正赶上冥王私访,知道了事情的实情,就命小鬼把教书先生抓来痛骂道:“什么都不懂的畜生!你骗人钱财,误人子弟,罪过不小,罚你转世去变猪狗。”教书先生再三哀求道:“做猪狗不敢推辞,只要求猪要判生南方,做狗乞求做一母狗。”冥王问为什么,他回答说:“《曲礼》云: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
翻译出来,味道失了很多,我还是把原文附在本文的后面吧。这个笑话中所涉及的句子也好,还是字词也好,都比较常见,如果还出差错,那就确实有一点儿说不过去了。
可能有人会问了,难道多认识一些生僻字,就不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有文化吗?我的意见是,文化可能有一点儿,但不多。
1988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包括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一共3500个。掌握了这3500字,日常的读书看报就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字,可能也偶尔会用到,但频率不会那么高,现在还在使用的汉字,多说不过七八千个而已。
不认识某些生僻字,没什么丢脸的。遇到了,查一下工具书,知道读什么,是什么意思就行了。有些生僻字,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也会被频繁使用,这时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也就不生僻了。比如,“龙行龘龘”这个“龘”字,经过春节这一波宣传,估计绝大多数人都认识了。再比如,“饕餮”一词,其实也算是生僻字,但有多少人不认识呢?又比如,那个陕西名吃biangbiang面,这个民间造字可能很多人也知道读什么。“甄嬛传”的“甄嬛”,“芈月传”的“芈”,秦始皇生母赵姬的男宠嫪毐lào
ǎi,这些字都是生僻字,但随着电视剧的播出,可能很多人自然而然就记住这些生僻字了。
即使有些字,没记住,也没关系,能了解其上位概念就可以了。比如,我小时候读《岳飞传》,特别痛恨陷害岳飞的一个家伙叫万俟卨,我读成了wàn āi wō,一个字都没读对,但并不耽误我正义感爆棚,痛恨这个家伙,因为我知道万俟卨是个坏蛋的名字。
当然,了解一点儿汉字的造字规律,并由此具备一点对某些生僻字的意思做一些推断的能力,这是应该做到的。
比如,三个相同的字叠加在一起构成的字,常常和这个字本身有关系,古人常用“三”来表示多。就像森表示树多一样,淼,就是水大,焱的意思是火盛,鑫表示多金兴旺之意,猋表示狗奔跑的样子等等,这些都属于会意字。会意字的一大特点是哪怕不知道读音,你也能把意思猜得八九不离十。那么,你猜猜,粜、籴、汆、甭这几个会意字都是什么意思。
又比如,要了解一些形声字的基本常识。用作形旁的字,确定某个字的所属类别。比如,中国的玉文化非常兴盛,所以,有大量斜玉旁的字,都和玉有关,说的是玉的名称、形状、质地、声音、颜色等等。


【附】
庸师惯读破句,又念白字。一日训徒,教《大学序》,念云:“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主人知觉,怒而逐之。复被一荫官延请入幕,官不识律令,每事询之馆师。一日,巡捕拿一盗钟者至,官问:“何以治之?”师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官遂释放。又一日,获一盗席者至,官又问,师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官即将盗席者立毙杖下。适冥王私行,察访得实,即命鬼判拿来,痛骂曰:“什么都不懂的畜生!你骗人馆谷,误人子弟,其罪不小,谪往轮回去变猪狗。”师再三哀告曰:“作猪狗固不敢辞,但猪要判生南方,狗乞做一母狗。”王问何故,答曰:“《曲礼》云:临财母苟得,临难母苟免。”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26A08YR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